[發明專利]一種聳立濃縮池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6713.6 | 申請日: | 202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6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占起;張永昌;趙永祥;代洋;宋毫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0 | 分類號: | E04G21/00;E04G11/06;E04G17/00;B01D21/00;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呂露 |
| 地址: | 475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聳立 濃縮 施工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聳立濃縮池的施工方法,涉及冶金礦山施工領域。聳立濃縮池的施工方法包括測量放線、搭建腳手架、固定澆筑模板和向各個澆筑模板澆筑混凝土。測量放線包括確定濃縮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和確定濃縮池的底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豎向上的高度位置。搭建腳手架包括根據濃縮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搭建中心腳手架,并以縮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為中心周向搭建側面腳手架,將頂部腳手架固定于側面腳手架。通過確定濃縮池在水平面上的中心位置,再根據濃縮池的中心位置向四周搭建側面腳手架,再根據濃縮池的底壁的下表面在豎向上的高度位置搭建頂部腳手架,這樣能夠得到較為準確的濃縮池的空間位置,便于濃縮池的定心和整體框架的搭建。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冶金礦山施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聳立濃縮池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聳立鍋底形結構濃縮池施工難點相對較多,如果措施不得力,就會造成尺寸偏差,尤其是對平面中心位置和空間高度位置的確定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后續設備的安裝精度。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聳立濃縮池的施工方法,以改善現有濃縮池施工精度較低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聳立濃縮池的施工方法,包括測量放線、搭建腳手架、固定澆筑模板和向各個澆筑模板澆筑混凝土。測量放線包括確定濃縮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和確定濃縮池的底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豎向上的高度位置。搭建腳手架包括根據濃縮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搭建中心腳手架,并以縮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為中心周向搭建側面腳手架,再根據濃縮池的底壁的下表面在豎向上的高度位置搭建頂部腳手架,將頂部腳手架固定于側面腳手架。固定澆筑模板包括在側面腳手架上固定多個周向支撐柱澆筑模板,在中心腳手架的周壁固定中心支撐柱澆筑模板,在頂部腳手架上固定濃縮池底壁澆筑模板和濃縮池側壁澆筑模板,多個周向支撐柱澆筑模板位于濃縮池底壁澆筑模板的下方。
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確定濃縮池在水平面上的中心和在豎向上的高度位置,再根據濃縮池的中心位置向四周搭建側面腳手架,再根據濃縮池的底壁的下表面在豎向上的高度位置搭建頂部腳手架,并將頂部腳手架固定在側面腳手架上,這樣能夠得到較為準確的濃縮池的空間位置,便于濃縮池的定心和整體框架的搭建。
另外,本申請實施例的聳立濃縮池的施工方法還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在頂部腳手架上固定濃縮池底壁澆筑模板包括:在頂部腳手架上固定六個扇形澆筑模板,每個扇形澆筑模板的圓心角為60°。
上述技術方案中,濃縮池底壁澆筑模板劃分為六個圓心角為60°的扇形澆筑模塊,能夠分區域澆筑濃縮池的底壁,能夠提高濃縮池底壁的澆筑質量,便于形成高質量的濃縮池底壁。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濃縮池的底壁的上表面包括具有第一坡度的第一環面、具有第二坡度的第二環面和具有第三坡度的第三環面,第一坡度小于第二坡度,第二坡度小于第三坡度,第一環面、第二環面和第三環面依次連接;確定濃縮池的底壁的上表面的高度包括:第一環面的外環的高度和第一環面的內環的高度;確定第二環面的外環的高度和第二環面的內環的高度;確定第三環面的外環的高度和第三環面的內環的高度。
上述技術方案中,濃縮池的底壁具有從濃縮池沿靠近濃縮池中心的方向依次增大的三個坡度,這樣的濃縮池便于污水處理,通過確定第一環面的外環和內環的高度、確定第二環面的外環和內環的高度、確定第三環面的外環和內環的高度能夠準確的確定第一環面、第二環面和第三環面的坡度(傾斜角度),成型后的濃縮池的精度更高。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濃縮池的底壁的下表面包括具有第一坡度的第一環底面、具有第二坡度的第二環底面和具有第三坡度的第三環底面,第一環底面、第二環底面和第三環底面依次連接;確定濃縮池的下表面的高度包括:確定第一環底面的外環的高度和第一環底面的內環的高度;確定第二環底面的外環的高度和第二環底面的內環的高度;確定第三環底面的外環的高度和第三環底面的內環的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67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