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采用聚合物模板逆作法內墻施工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616636.4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9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發(fā)全;閆凱;李武;孫振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九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4 | 分類號: | E04G21/04;E04G21/12;E04G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劉春成;劉素霞 |
| 地址: | 11001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聚合物 模板 作法 內墻 施工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采用聚合物模板逆作法內墻施工的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鋼筋籠、支護結構、加固結構、和澆筑單元,鋼筋籠安裝在建筑物內部,支護結構包括模板和卡扣,模板位于鋼筋籠的兩側,卡扣用于連接相鄰兩塊模板,加固結構穿過模板和鋼筋籠,用于加固兩側的模板,澆筑單元用于向支護結構的內部澆筑混凝土,本發(fā)明采用新型聚合物復合材料定型模板以及塑料卡扣配合使用,解決了普通模板在潮濕環(huán)境中易起鼓、變形的問題,模板易拼裝,操作簡單,減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同時節(jié)省了模板的采購數(shù)量以及減少了費用支出,本發(fā)明提高了模板循環(huán)利用,簡化安裝步驟,降低安裝難度,節(jié)約工程成本,施工簡單,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聚合物模板逆作法內墻施工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市正在建造捷運地鐵二期工程項目為例,該工程由大馬城南站及交叉渡線組成,大馬城南站設計有兩個出入口,分別位于車站兩側,即南北端頭,車站主體與附屬出入口同時施工,施工工藝采用半逆作法施工,交叉渡線位于南站北側,與南站連通,施工采用逆作法施工。
大馬城南站工程內部結構墻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墻結構施工完成后才可以進行頂板以上的防水及回填工作,因此,內墻施工成為工程后期的重點,目前大多數(shù)對于內墻的施工方案是采用多層板和方鋼作為支撐體系,但是,對于傳統(tǒng)的模板支撐體系面臨以下問題:
1)當?shù)貧夂驗闊釒в炅謿夂颍D耆照粘渥悖医涤曦S沛,普通多層板等模板材料極易受到雨水天氣的影響,從而起鼓、變形。
2)工程施工采用逆作法,起重機無法配合進行吊裝多層板和方鋼支撐體系,支撐體系需散搭散拆,作業(yè)繁瑣,施工效率低。
3)當?shù)厥┕と藛T文化水平較低,技術工種缺乏,很多未從事過建筑施工,且勞動紀律散漫,模板安裝人員施工能力差,人員無法穩(wěn)定且熟練操作。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安全、可靠且施工簡單的裝置及方法,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不足的改進技術方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聚合物模板逆作法內墻施工的裝置及方法,該內墻施工的裝置結構簡單,安裝簡易,不需要機械配合,節(jié)約工程成本,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采用聚合物模板逆作法內墻施工的裝置,所述內墻施工的裝置包括:
鋼筋籠,所述鋼筋籠的一端與建筑物的地面連接,另一端與建筑物頂部連接;
支護結構,所述支護結構包括模板和卡扣,所述模板位于所述鋼筋籠的兩側,所述卡扣用于連接相鄰兩塊所述模板,所述支護結構用于控制內墻的結構;
加固結構,所述加固結構穿過所述模板和所述鋼筋籠,用于加固所述鋼筋籠兩側的所述模板;
澆筑單元,所述澆筑單元用于向所述支護結構的內部澆筑混凝土。
依據(jù)上述的采用聚合物模板逆作法內墻施工的裝置,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支護單元還包括斜支撐;
所述斜支撐包括鋼管和可調節(jié)油托,所述可調節(jié)油托包括頂托和底托,所述鋼管的一端與通過可調節(jié)油托與模板連接,另一端通過可調節(jié)油托與建筑物地面連接,所述斜支撐用于調整所述模板的垂度;
所述鋼管與建筑物地面連接的末端還設置有第一加固件,所述第一加固件包括鋼筋和木方,所述鋼筋的一端伸入建筑物的地面,另一端伸出地面用于支撐所述木方,所述鋼管抵靠在所述木方上,所述第一加固件用于防止所述鋼管打滑。
依據(jù)上述的采用聚合物模板逆作法內墻施工的裝置,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加固結構包括對拉盤和對拉螺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九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鐵九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66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