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6426.5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4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龍;李紅燕;薛震;王金平;陳志偉;李林剛;閆山;王衛軍;任增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11/61 | 分類號: | C07C211/61;C07D209/88;C07D333/76;C07D209/40;C07D215/38;C07D405/12;C07D409/12;C07D401/12;C07D405/14;C07D221/10;C07D307/79;C07D209/44;C07D333/7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紅霖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電致發光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具有式(Ⅰ)結構:
其中,各A是取代或未取代的式(Ⅱ)結構所形成的基團;
B是由式(Ⅲ)表示的基團;
其中,a、b、c分別為0-1的整數,且3≥a+b+c≥1;
L選自單鍵、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6-30的亞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6-30的雜亞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2-11的亞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2-11的環亞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2-11的亞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2-11的環亞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2-11的雜環亞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2-11的亞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2-11的環亞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數2-11的雜亞環炔基;
Ar1和Ar2各自獨立選自: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環碳原子數為6-30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環碳原子數為5-30的雜芳基;或者
上述Ar1與Ar2之間通過C-C鍵、C-S-C或C-O-C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其特征在于,A是由式(Ⅳ)結構所形成的基團:
其中,R1表示單取代、多重取代或無取代;當R1代表多重取代時,相鄰的取代基能夠連接形成環;
R1選自以下基團:氫、氘、鹵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個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個環碳原子的環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個碳原子的雜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30個碳原子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個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20個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個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30個碳原子的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個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20個碳原子的芳基硅烷基,或者R1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0-20個碳原子以下基團:胺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腈基、異腈基、硫基、亞磺酰基、磺酰基或膦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L、Ar1和Ar2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所述的取代基為C1-C30烷基、C1-C30烷氧基、C1-C30烷硫基、氰基、鹵素或氨基;在Ar1和Ar2中,所述的芳基為苯基、稠環芳香基或多環芳香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電致發光材料選自以下化合物所組成的組:
5.一種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向反應裝置中依次加入原料Ia、原料Ib和鹽酸,攪拌均勻后加入濃硫酸,加熱升溫至120~140℃后,保溫反應4-8h,反應結束后降至60~80℃時,過濾,濾餅水洗烘干,得中間體I,反應方程式如下:
(2)在氮氣保護下,依次將中間體I、原料Ic和叔丁醇鈉溶于甲苯中,攪拌的同時加熱升溫至150~160℃,回流2-4h,然后降溫至30~40℃,加入Pd2(dba)3和X-phos,繼續升溫至150~160℃后,保溫反應4-6h,反應結束后降至室溫,攪拌下倒入水中分液,將水相用甲苯萃取后,將有機相合并,然后采用無水硫酸鈉干燥,所得濾液經真空蒸餾得濃縮的有機相,將濃縮的有機相倒入石油醚中,析出固體,經過濾烘干得化合物I,化合物I即為所述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反應方程式如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原料Ia∶原料Ib∶鹽酸∶濃硫酸=0.1mol∶(0.10-0.15)mol∶(0.10-0.15)mol∶(0.04-0.08)mo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642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控制裝置、車輛控制方法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液體汽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