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山高陡坡種植復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5478.0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19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富有;劉鐘森;王驥博;趙雅;岳晶晶;龔巍崢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地質環境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地質環境勘查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2/00 | 分類號: | A01G22/0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山 陡坡 種植 方法 | ||
本方法公開了一種礦山高陡坡種植復綠方法,施工時,首先在坡面上間隔打出種植孔,種植孔中部放置透水花管,并在透水花管內填充碎石;在透水花管外壁與種植孔內壁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添加有保水劑的耕作土;選擇耐旱植物種植于耕作土中。本方法方法簡單,復綠效果好。通過在礦山高陡坡坡面人工打種植孔,種植孔內放置填滿碎石的透水花管,花管外壁至打孔巖壁之間填滿耕作土,形成高陡坡雙孔種植結構,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所需的生存環境;通過種植適應礦地生態環境的耐旱植物,逐步實現礦山高陡坡生態恢復和安全生產。
技術領域
本方法涉及礦山生態恢復,尤其是涉及一種礦山高陡坡種植復綠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礦產資源大國,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整個過程,礦山也被持續大量的進行開采,雖然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與此同時,采礦活動本身及其帶來的“三廢”污染問題也嚴重破壞了礦山周圍的生態環境。
礦山荒地主要是指堆放尾礦形成的尾礦山,矸石堆成的矸石山,選礦后剩余的巖石碎塊和低品味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等。采礦荒地的原始生態系統被破壞,形成了極端的生境條件并影響了植物的定居。
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過高和極端pH是影響植物生長的最大限制因素。廢棄的礦山中含硫礦物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容易發生氧化反應,當它們遇水時,會形成極酸性廢水的浸出;酸性廢水進一步引起礦物質中重金屬的析出,最終形成富含重金屬的極酸性土壤環境。如果在裸露的礦山上不進行植被恢復,土壤環境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惡化,酸性廢水中富含重金屬離子的物質也會繼續擴散并造成更大范圍的土壤污染。
對于露天礦開采所造成的高陡坡創面的修復問題,相較于土質邊坡和軟巖邊坡的修復工作而言,因其缺少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土生境及與巖面牢固攀附的力學條件,歷來是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難點,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目前礦山高陡坡復綠多采用人工槽板復綠技術,該方法復綠效果快速,短期內植物可覆蓋裸露開采立面,但是后期維護及管理成本較高,同時,由于雨水的不斷沖刷會導致土壤的不斷流失,難以永續發展;其次還有采用植被混凝土掛網噴播技術進行復綠的,但是,如果混凝土混合噴播液中土壤有機質組分較多,混凝土成分較少的話,黏合、附著裸露巖壁的能力就差,容易導致整體剝落,若增大混凝土的成分則會影響復綠效果;相反,如果土壤基質組分較少,混凝土成分較多的話,建立草、灌、喬共生的立體生態系統便因缺少養分供給而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持續;又如采用臺階爆破削坡復綠技術,需要分臺階削坡和減緩邊坡,同時結合擋土墻等工程措施,但該技術工程量巨大,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后期養護具有較高要求,需要人工定期巡視管理;再如還有采用生態植被袋技術的,是將植生袋平整的覆蓋在已經處理過的硬巖邊坡表面,植生袋下部需要砌筑擋土墻作為支撐。此種方法只適合坡度較小的邊坡,對當地氣候條件具有較高要求,適宜南方地區,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區難以維持。
發明內容
本方法的目的在于針對礦石開采造成的地高坡陡的廢棄地生態修復難題,提供了一種礦山高陡坡種植復綠方法,該方法很好的解決了干旱地區極陡坡面因干旱缺水,使得植物扎根生長困難,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方法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方法所述的礦山高陡坡種植復綠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在坡面上間隔打出種植孔,種植孔中部放置透水花管,并在透水花管內填充碎石;
第二步,在透水花管外壁與種植孔內壁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添加有保水劑的耕作土;
第三步,選擇耐旱植物種植于耕作土中。
為將雨水引流至種植孔內,在種植孔的上部傾斜設置有一對導水板。實際使用時,導水板的長度0.5~1.5m,寬度0.3~0.5m,與種植孔的水平面呈20~40°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地質環境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地質環境勘查院,未經河南省地質環境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地質環境勘查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54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