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柔性支腿壁面作業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4640.7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5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方繼根;汪平;胡珊珊;周琳;劉偉;雷經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9/16 | 分類號: | B25J9/16;B25J11/00;B62D55/04;B62D57/0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機器 視覺 柔性 支腿壁面 作業 平臺 | ||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柔性支腿壁面作業平臺,包括機體,機體的上蓋上設置機械手和攝像頭;機體的兩側對稱設置2組輪腿;還包括輪腿驅動電機驅動輪轂進而帶動輪腿轉動,驅動作業平臺在壁面上行走;輪腿包括至少3個支腿,每個支腿一端集中固定在輪轂上,輪轂固定在輪腿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另一端設置真空吸盤,多個支腿排列成放射狀,圍繞電機軸為中心轉動,轉動過程中,真空吸盤會一個一個交替吸在壁面上;本發明通過在機體上設置輪腿,輪腿上帶有真空吸盤,吸盤與壁面之間的摩擦力使作業平臺附著在壁面上。上蓋上安裝有兩個攝像頭,形成雙目視覺,視覺引導越障,根據障礙物形態,實時規劃越障路徑,適用性更廣,而且靈活方便,穩定性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壁面作業機器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柔性支腿壁面作業平臺。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摩天大樓、大型煙囪、風力發電機塔筒、大型船只等其他高聳構筑物的壁面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作業風險巨大。
現有的壁面作業機器人,有磁吸附式,它的缺點是,限于行走鐵磁性的壁面,另外要使機器人的行走機構產生磁性,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還有固定軌道式,它的局限性是施工成本高而且作業平臺行駛路徑固定,靈活性差;還有一種真空吸附履帶行走式,它的局限性是作業平臺必須緊靠壁面,在光滑平整的壁面作業尚可,由于其越障能力差,對非平整壁面或存在障礙物的壁面的應用受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柔性支腿壁面作業平臺,可解決上述技術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柔性支腿壁面作業平臺,包括機體,機體包括腔體和上蓋,上蓋上設置機械手和攝像頭,腔體內設置控制模塊,機械手和攝像頭分別與控制模塊通信連接;
所述機體的其中一組對立的側面上分別設置輪腿,每個側面上設置兩個輪腿對稱設置;
所述輪腿包括至少N個支腿,N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數,每個支腿一端集中固定在輪轂上,輪轂固定在機體上,另一端設置真空吸盤,N個支腿排列成放射狀,圍繞傳動軸為中心轉動,轉動過程中,真空吸盤會一個一個交替吸在壁面上;
還包括輪腿驅動電機,所述輪腿驅動電機安裝在機體上,驅動輪轂進而帶動輪腿轉動,驅動作業平臺在壁面上行走;
輪腿驅動電機與控制模塊通信連接。
進一步的,機體內部設置負壓風扇電機和負壓風扇葉片;
負壓風扇電機安裝在上蓋上,負壓風扇葉片的軸孔與負壓風扇電機軸小過盈配合,并用頂絲固定;
機體的底部即腹部設置入風口,上蓋上設置出風口;
負壓風扇電機驅動負壓風扇葉片轉動,將作業平臺靠近腹部處的空氣通過入風口吸入,由出風口吹出,這樣,作業平臺靠近腹部將形成了相對負壓,就相當于上蓋上作用了一定的空氣壓力,由于空氣的反推作用,壁面增加了其行駛的穩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支腿包括第一氣缸缸體,第一氣缸缸體內設置第一氣缸活塞桿,所述第一氣缸缸體一端與輪轂密封連通,另一端與真空吸盤連通;
輪轂和第一氣缸缸體內部的腔體構成的密封空間即氣囊,輪轂上設置氣囊單向閥;
還包括設置在支腿外部的第二氣缸缸體,第二氣缸缸體內部設置第二氣缸活塞桿兼導管,第二氣缸活塞桿兼導管與真空吸盤連通;
還包括真空泵和吸盤真空度控制閥,第二氣缸缸體經吸盤真空度控制閥、管路與真空泵密封連通,真空泵設置在機體內;
將壓縮氣體由氣囊單向閥壓入到氣囊中,壓力氣體推動第一氣缸活塞桿向外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建筑大學,未經安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46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