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養護室溫濕度測試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4604.0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97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成相飛;顧旭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浦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南京今銳檢測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愛智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劉娟 |
| 地址: | 2118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聯網 養護 室溫 濕度 測試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養護室溫濕度測試系統及方法,通過物聯網建立物聯網遠程服務器端、溫濕度監控終端和后臺操作端的連接關系,實現了養護室內多個測試點溫濕度監測與控制;其中,溫濕度傳感器實時測量各測試點的溫度和濕度,并采用電力線纜與信號控制器主板連接,通過RS232串口和modbus協議將實時獲取的測量結果發送給信號控制器主板;信號控制器主板包括存儲芯片和計算模塊;計算模塊讀取芯片中存儲的溫濕度預設閾值,通過對比溫濕度預設閾值與溫濕度傳感器的測量結果,確定養護室內各測試點的溫濕度變化值;最后通過控制設備,基于養護室內各測試點的溫濕度變化值,并對其進行溫濕度補償,從而保證養護室各設備的正常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物聯網監控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養護室溫濕度測試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溫濕度數據監測和控制已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工農業生產、軍事裝備存儲、氣象監測以及環保等諸多領域。目前我國許多企業雖然已建立起溫濕度監控系統,但其仍采用采溫、采濕儀器和人工記錄管理相結合的傳統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往往由于判斷失誤和管理不力而造成財產損失。另外,人工監測采集的數據具有滯后性,并且還不具備預警功能,根本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生產需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養護室溫濕度測試系統及方法,該方案可實現養護室內多個測量點在多工況下的同步測量,在提高溫濕度控制精度的同時,解決了設備運行狀態遠程監控的問題,改變以往設備運行故障后,無法第一時間進行檢查排障,進而保證養護試件符合規范要求。
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解決方案為: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養護室溫濕度監控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溫濕度監控終端、物聯網遠程服務器和后臺操作端;所述物聯網遠程服務器端與溫濕度監控終端通過物聯網連接,實時獲取并存儲來自溫濕度監控終端的監控數據;所述物聯網遠程服務器端與后臺操作端連接,將所述溫濕度監控終端的數據發送至后臺操作端;
所述溫濕度監控終端包括信號收發模塊、信號控制器主板和控制設備,以及安裝于養護室內多個測試點處與所述多個測試點一一對應連接的溫濕度傳感器,用于實時測量各測試點的溫度和濕度;
所述溫濕度傳感器采用電力線纜與信號控制器主板連接,通過RS232串口和modbus協議將實時獲取的測量結果發送給信號控制器主板;
所述信號控制器主板包括存儲芯片和計算模塊;
所述存儲芯片,用于存儲預先定義的溫濕度預設閾值;
所述計算模塊,用于讀取芯片中存儲的溫濕度預設閾值,通過對比所述溫濕度預設閾值與溫濕度傳感器的測量結果,確定養護室內各測試點的溫濕度變化值;
所述控制設備,用于基于養護室內各測試點的溫濕度變化值,對其進行溫濕度補償。
優選的,所述溫濕度傳感器與養護室內的多個測試點連接,用于通過測量各測試點的溫度和濕度,獲得實時溫濕度數據;所述養護室內的多個測試點包括各類養護試件,以及功率單元、電容器和/或母線電纜;
其中,所述溫濕度傳感器包含唯一ID尋址標識。
優選的,所述信號收發模塊根據信號控制器主板的控制,向溫濕度傳感器發送測量控制信號,并接收來自所述溫濕度傳感器的測量結果發送信號。
優選的,所述溫濕度監控終端還包括分別與信號控制器主板連接的攝像頭和電源模塊;
所述電源模塊,用于為溫濕度測試系統中各設備提供穩壓電源;
所述攝像頭,用于對養護室內環境以及各個設備啟停狀態進行影像監控。
進一步地,所述信號控制器主板包括:GPRS模塊、報警模塊和顯示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浦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南京今銳檢測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浦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南京今銳檢測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46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