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位于滑坡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結構及防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4404.5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9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蔣恒;褚宇光;王智猛;張碩;張鑄;張濤;馮子亮;劉漫;李志;周文洋;周波;肖朝乾;肖雄;沈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劉蕓蕓 |
| 地址: | 61003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位于 滑坡 巖堆內 工程 防護 結構 方法 | ||
1.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錨固樁(23)、抗滑樁(24)和鉆孔樁(25);
所述錨固樁(23)設置在橋隧工程靠近滑坡(12)較高的一側;
所述抗滑樁(24)設置在所述滑坡(12)或巖堆的中部,且相對于所述橋隧工程位于所述滑坡(12)較高的一側;
所述鉆孔樁(25)設置在所述滑坡(12)的坡腳處,且位于所述橋隧工程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樁(24)的數量為至少兩個,至少兩個所述抗滑樁(24)沿所述滑坡(12)縱向方向間隔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固樁(23)的數量為至少兩個,至少兩個所述錨固樁(23)沿所述橋隧工程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截水溝(20),所述截水溝(20)位于所述滑坡(12)頂部。
5.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分級清方分級防護滑坡(12)或巖堆;
S2:施工截水溝(20);
S3:施工滑坡(12)或巖堆中部的抗滑樁(24);
S4:施工橋隧工程靠近滑坡(12)較高一側的錨固樁(23);
S5:在滑坡(12)坡腳處設置鉆孔樁(25);
S6:開挖錨固樁(23)樁前土體;
S7:施做橋隧工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所述滑坡(12)上部分級清方,兩級邊坡之間設置清方平臺(22),然后分級設置邊坡防護(2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方平臺(22)的平臺寬度不小于2m,所述邊坡防護(21)包括框架梁,所述抗滑樁(24)位于所述清方平臺(22)的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所述步驟S1之前,先計算滑坡(12)的推力傳遞系數,然后通過所述推力傳遞系數計算所述滑坡(12)的推力,所述滑坡(12)的推力用于設計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的防護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傳遞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αi-1為第i-1個條塊所在滑動面的傾角;αi為第i個條塊所在滑動面的傾角;為第i個條塊所在滑動面上的內摩擦角;ψ為第i-1個條塊的傳遞系數;
所述推力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Ti為第i個條塊末端的滑坡推力;K為安全系數;Wi為第i個條塊滑體的重力;ci為第i個條塊所在滑動面上的單位黏聚力;Li為第i個條塊所在滑動面上的長度。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位于滑坡(12)或巖堆內的橋隧工程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在滑坡(12)或巖堆的坡頂施工截水溝(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440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樁斷樁以及樁長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子雷管群發蘸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