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方便清理粉塵的旋轉蓄熱式氧化焚化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4382.2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54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喆;張富騫;曹玉奪;崔峰;林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昱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7/06 | 分類號: | F23G7/06;F23G5/46;F23G5/44;F23G5/5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國家民用航***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便 清理 粉塵 旋轉 蓄熱 氧化 焚化爐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方便清理粉塵的旋轉蓄熱式氧化焚化爐,包括燃燒室以及位于所述燃燒室的下方的蓄熱室;所述燃燒室的頂部設置有入口,燃燒室的側部設置有清洗檢修口;所述蓄熱室內徑向設置有多個隔板,每兩相鄰隔板之間填充有陶瓷蓄熱體,蓄熱室的底部設置有引流底錐和旋轉閥。該方便清理粉塵的旋轉蓄熱式氧化焚化爐,解決了有機廢氣高溫分解后產生粉塵堵塞蓄熱體后難以清理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廢氣氧化焚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方便清理粉塵的旋轉蓄熱式氧化焚化爐。
背景技術
RTO中文名稱蓄熱式氧化焚化爐,其原理是利用高溫將有機廢氣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從而凈化廢氣,并利用陶瓷蓄熱體及蓄熱結構回收分解時產生的熱量,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目前市場上常見的RTO有三室RTO和旋轉式RTO,旋轉式RTO由于其結構緊湊、空間利用率高,因此受到很多排廢企業的青睞。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水平不斷進步,使得各種新型材料復合材料的應用的越來越廣,對于這些材料的生產企業的有機廢氣治理難度也隨之加大,有機廢氣成分越來越復雜,一些有機廢氣(有機硅顏料分散劑、硅氧烷消泡劑、硅烷偶聯劑等揮發后產生的廢氣)分解后不僅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還會有其他產物生成,這些產物少部分會隨著凈化后氣體排出RTO,大部分會以粉塵的形式在RTO爐體中沉積,最終造成RTO蓄熱體孔堵塞,進出口壓差過大,使得設備蓄熱能力、設備運行成本提高,甚至導致爐體溫度過高,導致設備損壞。
市面上防止陶瓷蓄熱體堵塞的RTO往往是設置陶瓷矩鞍環和板片陶瓷磚等結構,但當陶瓷蓄熱體堵塞到一定程度后RTO就無法使用,需要打開RTO爐體,人工將蓄熱磚全部取出來進行清洗或更換,重新填裝蓄熱體周圍保溫棉,當有機廢氣燃燒后形成粉塵物的成分高時,更換陶瓷蓄熱體周期更為頻繁,每次更換費時費力,工程量大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清理粉塵的旋轉蓄熱式氧化焚化爐,以解決有機廢氣高溫分解后產生粉塵堵塞蓄熱體后難以清理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方便清理粉塵的旋轉蓄熱式氧化焚化爐,包括燃燒室以及位于所述燃燒室的下方的蓄熱室;所述燃燒室的頂部設置有入口,燃燒室的側部設置有清洗檢修口;所述蓄熱室內徑向設置有多個隔板,每兩相鄰隔板之間填充有陶瓷蓄熱體,蓄熱室的底部設置有引流底錐和旋轉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具有以下特點:
每兩相鄰隔板之間設置有防水框,所述陶瓷蓄熱體位于所述防水框內。
所述防水框由多個依次疊加設置在陶瓷蓄熱體的外側。
所述防水框與所述陶瓷蓄熱體之間的間隙填充有蓄熱陶瓷球,蓄熱室的底部設置有鋼絲網。
所述隔板的數量為十二。
所述引流底錐的數量為十二,每個引流底錐分別設置在對應的一對隔板下端。
所述引流底錐與所述旋轉閥之間設置有防水環板。
所述燃燒室的內壁上設置有保溫層。
所述蓄熱室的底部設置有支架。
所述旋轉閥底部的凈化出風腔設置有支管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一種方便清理粉塵的旋轉蓄熱式氧化焚化爐,通過在蓄熱室設置清理檢修人孔,方便操作人員進入設備沖洗;蓄熱室中的陶瓷蓄熱體使用防粉塵材料,減少設備的清理頻率;在蓄熱室設置防水結構、引流結構,使得操作人員能夠進入設備進行清理,降低了清理難度,降低了清成本。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方便清理粉塵的旋轉蓄熱式氧化焚化爐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昱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昱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43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