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車車身個性化涂裝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4379.0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2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蔣美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愛派電動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D7/02 | 分類號: | B05D7/02;B05D5/06 |
| 代理公司: | 鹽城平易安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48 | 代理人: | 陳彩芳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車 車身 個性化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車車身個性化涂裝工藝,涉及塑料涂裝技術領域。該一種電動車車身個性化涂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表面預處理:清除表面污染物,并把個性化噴涂的區域進行刮花處理,然后對刮花的區域進行高溫水浴加熱,防止涂膜產生缺陷,影響涂層的附著和外觀狀態;步驟2、噴涂底漆:對刮花的表面進行噴涂底漆,采用空氣噴涂的方式把底漆均勻的噴涂在噴涂區域;步驟3、粘貼個性化噴漆保護膜:在噴涂區域面貼個性化保護膜,使需要噴涂的區域露出,周邊區域進行保護膜覆蓋。通過改進電動車車身的涂裝工藝,保證在涂裝后的車身表面減少產生與原漆不粘合,容易脫落的情況,保證個性化涂裝后能夠使用較長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塑料涂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動車車身個性化涂裝工藝。
背景技術
通常說的電動車是以電池作為能量來源,通過控制器、電機等部件,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運動,以控制電流大小改變速度的車輛,隨著電動車對輕量化、舒適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以及塑料具有的重量輕、手感好、成型工藝簡單等優點的日益顯現,使得電動車零部件塑料化的比例越來越大,常用的外飾塑料件種類有聚丙烯PP、ABS、PC、PA66等幾種,通常生產出來的電動車的車身采用同一的噴涂,部分人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喜歡在原有的電動車車身表面進行個性化噴涂。
傳統的電動車車身個性化噴涂工藝容易使改造涂裝的漆層與原漆層之間粘合度不高,容易產生局部脫漆的情況,而且涂裝的時間比較長。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車車身個性化涂裝工藝,解決了傳統的電動車車身個性化噴涂工藝容易使改造涂裝的漆層與原漆層之間粘合度不高,容易產生局部脫漆的情況,而且涂裝的時間比較長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電動車車身個性化涂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表面預處理:清除表面污染物,并把個性化噴涂的區域進行刮花處理,然后對刮花的區域進行高溫水浴加熱,防止涂膜產生缺陷,影響涂層的附著和外觀狀態;
步驟2、噴涂底漆:對刮花的表面進行噴涂底漆,采用空氣噴涂的方式把底漆均勻的噴涂在噴涂區域;
步驟3、粘貼個性化噴漆保護膜:在噴涂區域面貼個性化保護膜,使需要噴涂的區域露出,周邊區域進行保護膜覆蓋;
步驟4、噴涂面漆:在保護膜區域進行均勻噴涂面漆;
步驟5、對面漆進行風干處理,并進行邊角修整,已達到噴涂的美觀性;
步驟6、高溫固化處理:對面噴漆后的表面漆進行高溫固化處理;
步驟7、最后進行拋光上蠟。
優選的,所述表面處理的刮痕保證在0-2mm,高溫水浴的溫度為70℃-90℃,對刮花表面的毛刺進行軟軟化處理。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的噴涂底漆的厚度為10μm-25μm。
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噴涂面漆的厚度為10μm-16μm。
優選的,所述噴涂面漆后進行閃干流平,流平時間保證不少于10分鐘。
優選的,所述底漆的材料采用醇酸防銹底漆、異佛爾酮二胺固化劑、稀釋劑的重量配比為;3-7:1-2:0.5-2。
優選的,所述面漆的材料采用丙烯酸氨基閃光面漆、第三稀釋劑、亞甲基雙環已烷胺固化劑的重量配比為6-10:3-5:1-2。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車車身個性化涂裝工藝。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愛派電動車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愛派電動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43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