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設備及其顯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4329.2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87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田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0 | 分類號: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花麗;張穎玲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及其 顯示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基座;柔性屏,與所述基座連接;其中,所述柔性屏具有卷曲狀態和伸展狀態;在所述卷曲狀態下,所述柔性屏的至少一部分包裹于所述基座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伸展狀態下,所述柔性屏的一端遠離所述基座。在柔性屏處于卷曲狀態下,柔性屏包裹于基座的至少部分;在柔性屏處于伸展狀態下,柔性屏一端固定連接于基座,而另一端遠離基座。通過柔性屏在卷曲狀態和伸展狀態下的切換,能夠在非使用狀態下將柔性屏卷曲包覆于基座,從而減小了電子設備的體積,便于收納,并且能夠在使用狀態下伸展柔性屏以具有足夠大的顯示面積,從而保障柔性屏的顯示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及其顯示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電子設備,通常具有顯示屏,為了達到較好的顯示效果,顯示屏具有足夠大的面積,導致電子設備的體積較大,不便于收納。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以解決電子設備不便于收納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基座;柔性屏,與所述基座連接;其中,所述柔性屏具有卷曲狀態和伸展狀態;在所述卷曲狀態下,所述柔性屏的至少一部分包裹于所述基座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伸展狀態下,所述柔性屏的一端遠離所述基座。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內具有容納空間,在所述卷曲狀態下,所述柔性屏部分位于所述容納空間內。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屏包括相互連接的屏幕本體和可形變部件,所述可形變部件能夠支撐所述屏幕本體處于所述伸展狀態;所述可形變部件設置為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貼合于所述屏幕本體靠近于所述基座的一面;或,所述可形變部件設置采用記憶金屬材料,所述可形變部件設置在沿所述基座延伸方向上的、所述屏幕本體的相對兩端。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基座;在所述卷曲狀態下,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基座。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體,所述基座本體的側壁為曲面,所述柔性屏與所述基座本體連接并在所述卷曲狀態下貼合于所述側壁;支座,所述支座連接于所述基座本體以支撐所述基座本體;所述柔性屏與所述基座本體固定連接,所述基座本體相對與所述支座可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支座設置在所述基座本體的相對兩端,每個支座均具有第一支撐面和第二支撐面,所述第一支撐面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撐面所在的平面之間形成特定角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撐面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貫穿所述基座本體的所述相對兩端,所述第二支撐面上設置有用于輸出指令的按鈕和/或用于連接外部設備的第一端口;所述基座上具有用于和外界設備連接的第二端口;在所述卷曲狀態下,所述柔性屏封堵所述第二端口。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本體的內部形成容納空間,所述基座本體與所述容納空間相鄰的壁面開設有多個層疊設置的凹槽以用于容納多個主板。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的顯示方法,所述電子設備包括基座和柔性屏,所述基座連接于所述柔性屏,包括:獲取所述柔性屏的當前狀態,所述當前狀態包括卷曲狀態;若所述柔性屏處于所述卷曲狀態,向所述柔性屏的至少部分輸出所述電子設備的第一顯示信息;其中,在所述卷曲狀態下,所述柔性屏的至少一部分包裹于所述基座的至少一部分。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顯示信息為提示類消息。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包括基座和柔性屏,柔性屏具有卷曲狀態和伸展狀態,在柔性屏處于卷曲狀態下,柔性屏包裹于基座的至少部分;在柔性屏處于伸展狀態下,柔性屏一端固定連接于基座,而另一端遠離基座。通過柔性屏在卷曲狀態和伸展狀態下的切換,能夠在非使用狀態下將柔性屏卷曲包覆于基座,從而減小了電子設備的體積,便于收納,并且能夠在使用狀態下伸展柔性屏以具有足夠大的顯示面積,從而保障柔性屏的顯示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43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