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吸引器組件及吸引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4289.1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8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自成;彭丹;胡玄韜;陳夏;劉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B90/00;B02C18/06;B02C1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馬德勝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引 組件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吸引器組件,其包括吸引器頭、防堵裝置,所述吸引器頭具有導流通道;所述防堵裝置包括本體及與所述本體連接的鉆頭,所述本體連接于所述吸引器頭的一端,所述鉆頭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導流通道內,所述本體用以驅動所述鉆頭轉動。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吸引器,所述吸引器采用上述吸引器組件。與相關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吸引器組件及吸引器能有效防堵,避免吸引器內部的堵塞,從而提升了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吸引器組件及吸引器。
背景技術
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術中出血、滲出物、膿液、胸腔臟器中的內容物等物質的裝置,通過吸引器的使用,可以使手術清楚,減少污染機會。吸引器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通過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頭的負壓狀態,這樣大氣壓就會將吸引頭外的物質向吸引頭擠壓,從而完成“吸引”的效果。
目前臨床應用的吸引器主要是由吸引器頭、吸引器管及吸引器本體組成,吸引器頭和吸引器管均為獨立的空心管道,吸引器管一端與吸引器頭連通,另一端與吸引器本體連接,通過吸引器本體形成負壓,從而將吸引器頭處的物質吸引。吸引器頭和吸引器管結構比較簡單,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被軟組織、骨組織碎屑堵住,需要手術醫師或器械護士將碎屑從管腔中排除。在特定情況下,如組織碎屑被吸入更深的位置,則此時通暢吸引器頭是不能起到作用的,只能更換吸引器管,不利于手術順利開展。特別是在骨科手術中,諸如關節置換、病灶刮除植骨、骨髓炎等手術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骨組織碎屑,碎屑大小不一,多數碎屑的大小小于吸引器管腔直徑可以進入吸引器頭或吸引器管,手術過程中經常被堵住,此時對術者手術進程影響比較大。在進行關節腔、骨髓腔沖洗時無法及時而徹底的吸盡沖洗液,并且術野殘留的骨組織碎屑也無法徹底清除,影響手術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吸引器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堵塞,影響使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有效防堵的吸引器組件。
一種吸引器組件,其包括:
吸引器頭,具有導流通道;
防堵裝置,包括本體及與所述本體連接的鉆頭,所述本體連接于所述吸引器頭的一端,所述鉆頭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導流通道內,所述本體用以驅動所述鉆頭轉動。
優選的,所述吸引器頭包括:
第一管體;
第二管體,連接于所述第一管體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管體的導流通道與所述第一管體的導流通道相互連通;
所述本體與所述第二管體連接,所述鉆頭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管體的導流通道內,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管體的導流通道。
優選的,所述本體連接于所述第二管體的遠離所述第一管體的一端,且所述本體與所述第二管體可拆卸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
吸引器管,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體連接,另一端用以與吸引器本體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管體側壁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與連通所述第二管體內的導流通道連通,所述吸引器管連接于所述連接孔。
優選的,所述鉆頭包括:
桿部,與所述本體連接;
葉片,呈螺旋狀分布于所述桿部表面;
防堵盤,環繞所述桿部表面設置。
優選的,所述桿部包括:
桿尾,與所述本體連接;
桿頭,位于靠近所述吸引器頭的一側,且所述桿頭設置有兩個尖端;
所述葉片設置于靠近所述桿頭一側,所述防堵盤設置于靠近所述桿尾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未經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42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