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型無人化單兵武器減后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3859.5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58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娟;康錦煜;蔣弘毅;曹巖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41A21/36 | 分類號: | F41A21/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型 人化 單兵 武器 后坐 裝置 | ||
1.一種小型無人化單兵武器減后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武器固定機構(1)、轉接機構(2)、手臂固定機構(3)、武器站固定機構(4);
兩個武器固定機構(1)分別對稱固定在轉接機構(2)的前后端,兩個武器固定機構(1)分別用于夾持固定武器的前后兩端;所述手臂固定機構(3)通過螺栓固定在轉接機構(2)側端,手臂固定機構(3)用于與穿戴式武器相連;所述武器站固定機構(4)通過螺栓固定在轉接機構(2)底部,武器站固定機構(4)用于與武器站相連;所述手臂固定機構(3)、武器站固定機構(4)上均設有緩沖部,用于衰減武器后坐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無人化單兵武器減后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武器固定機構(1)包括上固定端(101)、下固定端(102)、鉸鏈(103)、旋緊螺絲(106)、弧形片和橡膠防滑墊(107);
所述上固定端(101)一端通過鉸鏈(103)與下固定端(102)相連,且可以繞著鉸鏈(103)進行回轉動作,另一端與下固定端(102)之間通過緊固件連接;下固定端(102)底部設有燕尾結構,下固定端(102)與轉接機構(2)之間設有鎖止結構;所述上固定端(101)正上方上有一個螺紋孔,用于旋緊螺絲(106)的螺紋連接,用于旋緊武器;旋緊螺絲(106)下端設有一塊弧形片,弧形片與旋緊螺絲(106)轉動連接,弧形片下端設置有一個橡膠防滑墊(107),橡膠防滑墊(107)依靠固定在弧形片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無人化單兵武器減后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機構(2)包括一個固定板(201)、兩個滑動卡扣(202)、兩根卡扣簧(203),兩塊卡扣擋板(204);
所述固定板(201)上設有兩個卡扣滑槽(206),分別用于放置兩個滑動卡扣(202);所述滑動卡扣(202)可在卡扣滑槽(206)內前后移動;所述滑動卡扣(202)與卡扣滑槽(206)之間設有卡扣簧(203);所述滑動卡扣(202)上固定有撥塊凸起(207);所述卡扣擋板(204)固定在卡扣滑槽(206)上方,用于卡扣滑槽(206)和卡扣簧(203)的封蓋,卡扣擋板(204)上設有槽孔(208),撥塊凸起(207)穿過槽孔(208),可相對槽孔(208)前后移動;滑動卡扣(202)端部在卡扣簧(203)作用下與下固定端(102)上的卡位槽孔(109)配合,對武器固定機構(1)進行鎖死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無人化單兵武器減后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固定機構(3)包含兩根平行設置的光桿(301)、兩個固定擋塊(302)、兩個滑動板(303)、兩根緩沖彈簧(304);
所述兩個滑動板(303)設置在平行設置的兩根光桿(301)上,可相對光桿(301)前后滑動;兩個滑動板(303)固定在固定板(201)的側端;所述光桿(301)兩端均固定有固定擋塊(302),用于限制滑動板(303)無法滑出光桿(301);一端的固定擋塊(302)與其中一塊滑動板(303)之間設有兩根緩沖彈簧(304),兩根緩沖彈簧(304)分別穿過兩根光桿(301),作為緩沖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無人化單兵武器減后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武器站固定機構(4)包含兩根平行設置的光桿(401)、兩個固定擋塊(402)、一個滑動板(403)、兩根緩沖彈簧(404);
所述滑動板(403)設置在平行設置的兩根光桿(401)上,可相對兩根光桿(401)前后滑動;滑動板(403)固定在固定板(201)的底部;所述光桿(401)兩端均固定有固定擋塊(402);其中一個固定擋塊(402)與滑動板(403)之間設置有兩根緩沖彈簧(404),兩根緩沖彈簧(404)分別穿過兩根光桿(401),作為緩沖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無人化單兵武器減后坐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固定擋塊(402)分別連接底座固定轉接(405)的前后端,底座固定轉接(405)用于連接武器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385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