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狀態空間和聯合分布的干旱多級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3418.5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09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1 |
| 發明(設計)人: | 朱雙;羅顯剛;王永強;王超;徐戰亞;張海榮;謝蒙飛;肖祖香;李建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G06Q10/04 | 分類號: | G06Q10/04;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知產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易濱 |
| 地址: | 43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狀態 空間 聯合 分布 干旱 多級 預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狀態空間和聯合分布的干旱多級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01:提取待預測區域的歷史月降雨數據,并計算歷史月降雨數據對應的標準化降雨指數SPI,采用標準化降雨指數SPI作為干旱指數,形成干旱指數SPI時間序列;
S102:利用一階狀態空間模型解譯干旱指數SPI時間序列,得到狀態轉移矩陣;
步驟S102中,利用一階狀態空間模型解譯干旱指數SPI時間序列,得到狀態轉移矩陣;具體包括:
S201:采用τ分布概率密度函數擬合歷史月降雨數據,得到分布概率曲線;τ分布概率密度函數f(x)如公式(1)所示:
上式中,為x歷史月降雨數據;β和γ分別為待求的尺度參數和形狀參數,將步驟S101中獲取的歷史月降雨數據代入公式(1),采用最大似然法或者矩法求解得到β和γ;u為積分變量;
S202:對所述分布概率曲線進行正態標準化處理,得到歷史月降雨數據對應的標準化降雨指數SPI;所述歷史月降雨數據中的所有時段的月平均降雨量對應的SPI值組成干旱指數SPI時間序列;
S204:利用一階狀態空間模型模擬干旱指數SPI時間序列,獲得干旱指數SPI時間序列的狀態轉移矩陣P(St=j|St-1=i);St為隱狀態過程,St=z表示第t個時段處于第z個干旱狀態;t=1,2,…,n,z=1,2,…,m,n為歷史月降雨數據中的時段總數,m為干旱狀態總數,z表示第z個干旱狀態,m0,n0;狀態轉移矩陣為P(St=j|St-1=i),表示從t-1時段狀態i轉移到t時段狀態j的概率;
S103:根據所述狀態轉移矩陣,計算待預測區域在待預測時段處于各干旱狀態的概率,得到待預測時段的干旱狀態概率矩陣;
步驟S103中,根據所述狀態轉移矩陣,計算待預測區域在待預測時段處于各干旱狀態的概率,得到T時段向T+1時段的干旱狀態概率矩陣ξT,T時段為待預測時段的前一時段,T+1時段為待預測時段;包括:
采用公式(2)計算待預測區域在待預測時段處于各干旱狀態的概率,即待預測時段處于各干旱狀態的概率組成的干旱狀態概率矩陣ξT:
ξT=αTΓ/αT1′m (2)
上式中,ξT為m維的向量,1′m是單位向量;αT是前向概率向量,Γ是狀態轉移矩陣;
S104:對每一種干旱狀態對應的SPI值,提取待預測時段前一時段的相關因子,得到各干旱狀態下的相關因子;
S105:構建每種干旱狀態下的相關因子和干旱指數SPI時間序列的聯合概率分布,推求相關因子給定情況下的干旱指數的條件概率模型;
步驟S105中,采用高斯過程回歸模型構建第z類干旱狀態下的相關因子R和干旱指數SPI的條件概率模型fz(SPI*|R*,R,SPI);
S106:根據所述干旱狀態概率矩陣和所述條件概率模型,計算待預測區域在待預測時段的干旱指數的全狀態分布;
步驟S106中,待預測區域在待預測時段的干旱指數的全狀態分布P(OT+1=SPI*|O1:T)的計算公式如公式(3):
上式中,T+1表示待預測時段,T表示待預測時段的前一時段;ξTz表示干旱狀態概率矩陣ξT中的第z個元素,即時段T處于第z類干旱狀態的概率值;
S107:基于所述干旱指數的全狀態分布,計算得到干旱指數的均值和90%概率區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狀態空間和聯合分布的干旱多級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01中,歷史月降雨數據包括待預測區域的多個連續時段的月平均降雨量,且以一個月為一個時段。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狀態空間和聯合分布的干旱多級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04中,對每一類干旱狀態對應的多個SPI值組成的集合,采用相關性分析方法,提取待預測時段前一時段與其具有相關性的影響因子,作為其相關因子R;相關因子R包括:前期SPI值、氣溫、太陽輻射、植被狀態和遙相關因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341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