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除塵灰斗檢修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3140.1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29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魏曾;蘭洋;林志洋;陳天宇;郭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6/00 | 分類號: | B23P6/00;B03C3/8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蔣昱 |
| 地址: | 21004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塵灰 檢修 工藝 | ||
1.一種電除塵灰斗檢修工藝,具體步驟如下,其特征在于:
步驟一,對電除塵器各附件進行檢查記錄;
工藝交出后,通過電除塵器中部人孔門進入電除塵器內部,檢查各組成件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
記錄的內容包括:
1)內部灰斗梁具體層數、各層灰斗梁的根數及單根精確尺寸;
2)分流板、導流板的具體形狀尺寸及厚度;
3)壁板的變形面積及變形位置;
4)灰斗內部的各附件位置關系及標高數據;
步驟二、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包括以下幾方面工作;
1)施工技術準備;
1.1)熟悉審查設計單位的設計文件,完成圖紙會審工作;
1.2)根據施工圖紙、施工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完成施工方案和各分部分項技術交底;
1.3)編制材料、物資采購計劃,做好各種原材料試驗檢驗工作;
1.4)施工中使用的計量和檢測器具確保精度等級應等于或高于被檢查對象的精度等級,并且在有效檢定期內;
2)勞動力準備;
根據施工方案制定的施工進度計劃,組織施工班組并落實進場,并對相應工種進行培訓;
3)物資材料準備;
根據編制的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計劃對所有材料的品種、規格、數量進行核實,確保數量及規格型號與設備裝配圖紙相符,施工前組織到場驗收,保證施工能按計劃順利進行;
4)機械設備及檢驗儀器準備;
根據施工進度計劃要求,并結合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做好機械設備、工器具配備計劃并做好保養、鑒定工作,確保能正常投入使用;
步驟三、灰斗梁拉筋更換--逆向施工法;
根據檢修施工材料及腳手架材料需要,對通道的設置、材料的運輸做好規劃,并考慮灰斗整體本身為梯形喇叭狀,內部灰斗梁分多層四面交錯,內部焊接成魚鱗狀,生根焊接在灰斗壁上,同時與上層極板極線共同構成受限密閉環境的實際情況;
檢修作業由下而上對灰斗梁拉筋進行拆除更換,采用逆向施工方式;
其中逆向施工方式主要施工順序為:
灰斗外保溫拆除--灰斗側底面開設人孔門--由下而上進行腳手架搭設作業與灰斗梁更換作業--增加灰斗梁拉筋根部補強板及三角筋板;
步驟四、灰斗壁板變形修復--循環交替法;
灰斗壁板采用厚壁鋼板,壁板與拉筋緊密相連,內部灰載直接作用于灰斗壁板,再通過壁板傳遞給加強圈拉筋,共同承擔著整個灰斗的載荷,灰斗壁板變形修復采用“加熱--牽拉--固定--循環”的方式進行;
步驟五、導流板、分流板修復、更換;
當灰斗本體及出口管道系統設計確定后,氣流均布主要取決于氣流分布板型,據此切除原灰斗內部分流板、導流板,改變原有分流板、導流板角度,固定設置一有傾斜角度的灰斗斜向導流板,采用角度為40-60°之間;
步驟六、增加灰斗外部變截面加強圈--鋁皮模具定形法;
灰斗外側新增變截面環形加強圈,采用鋁皮模具定形法,通過鋁皮良好的延展性能,定形不規則壁板的形變趨勢,由于灰斗壁板變形無規則,修復也無法達到新安裝時的狀態,因此在灰斗四周增加槽鋼圈用于灰斗外壁板結構補強,槽鋼加強圈為正四方形,變形灰斗壁為曲面結構,曲面高差將達到200mm,兩者的焊接固定點位于曲面最高點,并使用鋼板將四角無法接觸區域進行填充,鋼板一側為變截面曲面貼合在灰斗壁上,進行焊接,另一側為直面焊接在槽鋼上,與槽鋼共同形成強度較好的補強結構;
步驟七、更換氣化風板及氣化風管,增加搗灰圓弧板;
1)更換氣化風板:將灰斗兩側原有氣化風板進行拆除更換,設置在排灰閥與一層灰斗梁間,安裝斜度15°,氣化總面積將覆蓋灰斗底截面;
2)更換堵塞的氣化風管:切除原堵塞的氣化風管,安裝時應注意配管方式,不要形成固體的累積,水平段應盡量短,嚴格按照焊接工藝評定要求進行,避免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質量;
3)增加搗灰圓弧板:在灰斗四角增加搗灰圓弧板,有利于落灰下料,避免堵塞,形成積灰;
步驟八竣工完成進行驗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除塵灰斗檢修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各組成件情況問題包括電除塵灰斗斗壁變形、灰斗內部加強圈拉筋斷裂、分流板、導流板變形脫落和陰陽極板極線變形斷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314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