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指紋鎖單按鍵控制提示音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2906.4 | 申請日: | 202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4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柯浩偉;郭俊峰;李文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億聯智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G08B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正和天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81 | 代理人: | 楊波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指紋鎖 按鍵 控制 提示 電路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指紋鎖單按鍵控制提示音電路,包括第一信號輸入電路、與所述第一信號輸入電路并聯連接的第二信號輸入電路以及蜂鳴器控制電路;所述第一信號輸入電路包括NPN型三極管Q1以及與所述NPN型三極管Q1的集電極相連接的P?mos管Q2;所述NPN型三極管Q1的基極與外部信號源KEY相連接;所述第二信號輸入電路包括NPN型三極管Q3以及與所述NPN型三極管Q3的基極相連接的電容C1;所述電容C1的輸出端接公共地;本申請的電路很好地在結構限制情況下,充分利用硬件資源,現實單按鍵控制提示音電路,通過電容、電阻、三極管、MOS管等組合設計,搭建一個按鍵控制電路,實現按鍵短按、長按時,提示音只有短響“滴”一聲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按鍵控制電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只通過硬件元器件來搭建電路,實現按鍵在短按、長按時,只有短響“滴”一聲提示音效果的基于指紋鎖單按鍵控制提示音電路。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智能鎖類產品越來越精致,小巧。
然而,受限的結構空間,對于電路板設計要求更加極限,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芯片上的IO口資源,只能通過搭建純硬件的電路實現所需要的功能。
指紋鎖前鎖把手內部結構空間有限,通過連接后鎖把手的排線數量不夠,不能很好的實現提示音功能。
基于此,怎樣才能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間,實現更好的功能特性,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經常考慮的問題,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發與實驗,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只通過硬件元器件來搭建電路,實現按鍵在短按、長按時,只有短響“滴”一聲提示音效果的基于指紋鎖單按鍵控制提示音電路。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提供一種基于指紋鎖單按鍵控制提示音電路,包括第一信號輸入電路、與所述第一信號輸入電路并聯連接的第二信號輸入電路以及蜂鳴器控制電路;所述第一信號輸入電路包括NPN型三極管Q1以及與所述NPN型三極管Q1的集電極相連接的P-mos管Q2;所述NPN型三極管Q1的基極與外部信號源KEY相連接;所述第二信號輸入電路包括NPN型三極管Q3以及與所述NPN型三極管Q3的基極相連接的電容C1;所述電容C1的輸出端接公共地;且所述NPN型三極管Q3的基極還連接外部信號源KEY;所述蜂鳴器控制電路包括蜂鳴器B1、與所述蜂鳴器B1的輸入輸出端相連接的二極管D1以及NPN型三極管Q4;所述NPN型三極管Q4的基極與NPN型三極管Q3的集電極以及P-mos管Q2的漏極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信號輸入電路中還連接有電阻R1、電阻R2和電阻R3;所述電阻R1的一端與外部信號源KEY相連接,另一端連接所述NPN型三極管Q1的基極相連接;所述電阻R2的一端與P-mos管的柵極相連接,另一端與P-mos管的源極相連接;所述電阻R3的一端與P-mos管的漏極相連接,另一端與NPN型三極管Q3的集電極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二信號輸入電路中還連接有電阻R4和電阻R5;所述電阻R4的一端與外部信號源KEY相連接,另一端與NPN型三極管Q3的基極相連接;所述電阻R5的輸入端與NPN型三極管Q3的基極相連接,另一端接公共地。
優選地,所述蜂鳴器控制電路中還連接有電阻R6和電阻R7;所述電阻R6的一端與所述NPN型三極管Q3的集電極相連接,另一端與NPN型三極管Q4的基極相連接;所述電阻R7的輸入端與NPN型三極管Q4的基極相連接,另一端接公共地;所述NPN型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蜂鳴器B1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NPN型三極管Q1的發射極、NPN型三極管Q3的發射極以及NPN型三極管Q4的發射極都接公共地。
優選地,所述二極管D1為1N4148二極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億聯智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億聯智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29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