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利管道用支撐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2793.8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06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蘇理河;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理河 | 
| 主分類號: | F16L33/22 | 分類號: | F16L33/22;F16L33/18;F16L51/02;F16L3/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明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3 | 代理人: | 楊學明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利 管道 支撐 固定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利管道用支撐固定結構,屬于水利管道工程元件領域。支撐柱的下端固定連接至底座,滑桿滑動連接至支撐柱,滑桿上開設有渦輪齒條,蝸桿可轉動地連接至第一容納槽,渦輪齒條和蝸桿配合,第一旋鈕與蝸桿傳動配合,滑桿的上端固定連接至第一支撐臺,第二支撐臺可轉動地連接至第一支撐臺,第二支撐臺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連接管外側壁上連接有兩個轉動桿,兩個轉動桿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至兩個支撐板上。轉動桿繞支撐板轉動,實現連接方向對接水利管道鋪設方向,調整第二支撐臺角度,消除角度偏差,第一旋鈕調整水平高度;配合調整實現多角度的調節從而最大限度的適應水利管道的接入方向,減少應力,增加水利管道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利管道工程元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利管道用支撐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我國疆域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很多地方發展受制于水,在淡水危機越來越明顯化的時代,我們需要合理高效的利用水。
為實現可持續化發展,中國不主張大量的開發地下水,由于地下水資源有限,大量的開發地下水只能解決目前的危機,卻不可持續,會為以后更大的危及埋下伏筆,因此我們應充分的利用地表水資源,因此需要人為的調運水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而由于能夠減少蒸發、便于保壓加壓和效率高等優點,利用管道調運水資源成為水利運輸的首要選擇。
現有技術中的水利管道在支撐固定時,支撐件固定后不能調整,受限于支撐件的安裝位置,支撐件常常會對管件施加額外的彎折力,地面不平或者管道相對地面有一定傾斜角度設置時的固定較為困難,且管件與管件之間的連接處的固定更是關鍵,由于管件長度長,多點支撐固定會讓管道形成復雜的應力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變型,而兩根管件之間對接需要同軸線,此時接口處的應力極大,加上管道自身的震動,會更加容易使管道接口處崩壞,從而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及檢修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為了減少管接頭處的應力,提出一種便于調整的水利管道用支撐固定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利管道用支撐固定結構,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水利管道用支撐固定裝置固定后不便于調整的問題。
一種水利管道用支撐固定結構,包括機架和連接管,其中:
所述機架包括底座、支撐柱、蝸輪、第一旋鈕、定位鍵、滑桿、第一支撐臺、第二支撐臺和第一螺栓,所述支撐柱的下端固定連接至所述底座,所述支撐柱沿垂直方向開設有用于容納所述滑桿的第一滑槽,所述滑桿可滑動的連接至所述第一滑槽內,所述滑桿沿垂直方向上開設有齒條,所述支撐柱上開設有第一容納槽,所述蝸輪可轉動地連接至所述第一容納槽內,所述蝸輪上同軸固定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配合,所述第一旋鈕貫穿至所述第一容納槽,所述第一旋鈕在所述第一容納槽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蝸桿,所述蝸輪與所述蝸桿傳動配合;
所述滑桿的上端固定連接至所述第一支撐臺,所述第一支撐臺開設有圓形槽,所述第二支撐臺可轉動地連接至所述圓形槽內,所述第一支撐臺開設有螺栓孔,所述第二支撐臺上開設有弧形槽,所述第一螺栓穿過所述弧形槽可滑動地連接至所述螺栓孔,第一螺帽與所述第一螺栓配合;
所述第二支撐臺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所述連接管外側壁上連接有兩個轉動桿,兩個所述轉動桿同軸設置,兩個所述轉動桿分別可轉動地連接至兩個所述支撐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管包括中間管,兩個柔性管和兩個安裝管,所述中間管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至兩個所述柔性管的一端,兩個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分別固定連接至兩個所述安裝管的一端,所述轉動桿固定連接在所述中間管的外側壁上,所述柔性管為不銹鋼材質的波紋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理河,未經蘇理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27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