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功能景觀模塊院落布局方式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2212.0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3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羅金榜;陳曦;王飛;吳丹玢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威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1/02 | 分類號: | E04H1/02 |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師事務所 41129 | 代理人: | 張偉康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能 景觀 模塊 院落 布局 方式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功能景觀模塊院落布局方式,包括傳統院落式布局和里坊式家院景觀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統院落式布局和里坊式家院景觀布局均包括房屋模塊和綠化,所述傳統院落式布局包括層次空間布局、圍合空間布局和半圍合空間布局,所述里坊式家院景觀布局包括臨水而居式布局、就勢而居式布局和平闊而居式布局,所述綠化包括序列空間種植和自由空間種植兩種方式。通過傳統院落式布局和里坊式家院景觀布局,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助生活的居住空間,打破了現有城市住宅過于強調住戶單元和缺乏公共活動空間的框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院落景觀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功能景觀模塊院落布局方式。
背景技術
城市住宅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城市居民的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住宅里度過的。因此,住宅提供給居民的是一種近乎強制性的居住空間,所設計的居住空間關系到住戶的生活習慣,貫穿在住宅建筑設計過程中的實際上是一種生活模式地倡導,住宅建筑的設計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城市居民的方方面面,當今社會正在進入住宅興建高峰期,設計師應有很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現有的城市住宅并沒有針對中國城市居民的生活特征進行設計,多層或高層住宅設計往往是沿襲境外的住宅設計思維方式,概括地講是將幾個住戶單元通過垂直交通部分集中在一個標準層,多個標準層垂直疊加形成一個多層或高層以住宅。其特點是住戶單元是住宅單體的基本單元,建筑、結構以及機電設備等專業設計簡潔,這種住宅建筑設計方法所提供的住戶單元私密性強,住宅建筑成本較低,不足之處是居住形式過于單一,因私密性太強客觀上造成人與人之間溝通減少。許多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從傳統院落式住宅搬到新建住宅的居民,不知不覺中老是感覺少了些什么,原因就是因為現有住宅沒有針對中國城市居民的生活特征進行設計,它不適合中國居民的傳統生活方式,不適合家族式住戶的生活方式,不適合希望得到鄰里更多互助的居民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功能景觀模塊院落布局方式。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功能景觀模塊院落布局方式,包括傳統院落式布局和里坊式家院景觀布局,所述傳統院落式布局和里坊式家院景觀布局均包括房屋模塊和綠化,所述傳統院落式布局包括層次空間布局、圍合空間布局和半圍合空間布局,所述里坊式家院景觀布局包括臨水而居式布局、就勢而居式布局和平闊而居式布局,所述綠化包括序列空間種植和自由空間種植兩種方式。
優選的,所述房屋模塊包括會客廳、健身倉、書吧、游戲倉、劇場和閑趣倉,打造成不同的功能模塊。
優選的,所述層次空間布局包括前場、中庭和后院,且前場、中庭和后院位于一條直線上,所述中庭四周建有房屋模塊,前場和后院上均建設有房屋模塊,以中庭為核心延伸出三進院布局空間。
優選的,所述圍合空間布局包括前場、中庭、前廳和側院,房屋模塊圍成圈狀的建設在中庭四周,前場和側院設置在房屋模塊的外側,以中庭為核心延伸四合院的圍合布局空間。
優選的,所述半圍合空間布局包括前場和中庭,所述前場和中庭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所述房屋模塊以半包圍的形式圍在中庭處建設,以中庭為核心延伸三和院的U型布局空間。
優選的,所述臨水而居式布局具體為以房屋模塊的邊緣為控制線,打造水岸人家;所述就勢而居式布局具體為隨行就勢,串聯各個房屋模塊,打造趣味層次空間,營造山居之韻;所述平闊而居式布局具體為在開闊平整地、結合草坪廣場營造出開闊舒適的家庭景觀。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為:
1.通過結合不同的地勢,營造出不同的景觀模塊院落布局方式,房屋模塊包括會客廳、健身倉、書吧、游戲倉、劇場和閑趣倉,打造成不同的功能模塊,功能更加多樣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威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永威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22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