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1948.6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68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郭云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云征 |
| 主分類號: | C05F17/90 | 分類號: | C05F17/90;C05F17/964;C05F17/971;C05F17/979;C05G5/20;C05F3/00;C05F7/00;C05F9/00;C05F17/20;C05G1/00;C02F9/08 |
| 代理公司: | 河北國維致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郝偉 |
| 地址: | 06215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有機 水肥 反應 處理 系統 方法 | ||
1.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體,具有第一進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內設攪拌裝置;所述罐體的底部設置有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通過導氣管與外接滅菌器具連通,所述罐體的頂部設置有紫外線燈和與外接氣體處理罐連通的第一排氣管;
排泥管,固定設置于所述罐體的內腔中或外部,具有沿切向方向切入、沿軸向延伸、用于所述罐體的內腔連通的第二進料口,和位于所述排泥管上部、與所述罐體的外部空間連通的第二出料口;以及
螺旋輸料件,設置于所述排泥管內,上端穿過所述排泥管與設置在所述罐體頂部的旋轉驅動機構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排泥管設置在所述罐體的內腔中時,所述排泥管傾斜設置,傾斜方向為可以將攪拌時液體的流動方向向上抬升的方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排泥管設置在所述罐體的外部時,所述第二進料口設置在所述排泥管的中上部、距離所述排泥管上端三分之一處延伸至二分之一處,所述排泥管的下部封閉用于儲存沉淀物。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用于廢水的絮凝沉淀分離處理和氣浮分離處理,當用于氣浮分離處理時,所述攪拌裝置反轉。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料口和所述第一出料口均位于所述罐體的上部且設有閥門,所述罐體內設置有梯子和潛水泵,所述梯子通過分設于所述梯子兩側的連接件與所述罐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潛水泵位于兩個所述連接件之間、通過管道與所述潛水泵連通,且兩個所述連接件之間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潛水泵升降的提升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的頂部設置有兩個開口,其中一個所述開口位于所述梯子的正上方、用于維修,另一個所述開口用于應急、固體配料的添加或所述罐體內外氣體交換,兩個所述開口上均設置有與所述罐體可拆卸且密封連接的密封蓋。
7.生物有機水肥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
預混罐,與所述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的結構相同,通過供料管與所述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連通,且所述供料管上設置有計量泵;以及
氣體處理罐,通過第一排氣管與所述生物有機水肥反應罐連通,內腔中盛放含有氧化性殺菌劑的液體,頂部設置有用于向外排氣的第二排氣管。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有機水肥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氣管和所述第二排氣管分別為倒U型管;
所述第一排氣管的出氣口延伸至所述氣體處理罐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氣管的進氣口固定設置于所述氣體處理罐的頂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有機水肥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配料包括水溶性或超細粉碎水懸浮物的植物源有機原料以及有益菌種,其中,所述水溶性或超細粉碎水懸浮物的植物源有機原料用于平衡碳氮比;
當所述液體為動物源有機廢水或餐廚垃圾廢水時,所述水溶性或超細粉碎水懸浮物的植物源有機原料包括高糖糖蜜、糖蜜酵母液、黃腐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云征,未經郭云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194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體育教學用起跳板
- 下一篇:一種抗菌蓄熱的板藍根改性PE母粒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