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茶林地三葉青的袋式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1523.5 | 申請日: | 202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33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謝永水;姜智慧;黃士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永水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9/02;A01G9/12;A01G24/10;A01G24/20;A01G25/00;A01G13/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魚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吳云 |
| 地址: | 323300 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茶 林地 三葉青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油茶林地三葉青的袋式栽培方法,通過此栽培方法種植出的三葉青的質量和品質較好。該袋式栽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將施放有有機肥、混合有機質底肥的種植土攪拌10?50min進行袋裝,將無紡布袋裝滿填實后以2袋為一組并排擺放至油茶林地,每袋種植2?3株,將種苗周圍的土壤壓實后澆定根水,再用油茶林地地表土培土10?15cm,第1年每年人工除草3?5次,1年后每年人工除草3?6次,每年施肥2?4次,當藤蔓長至25?30cm時插入高80?120cm的竹枝將藤蔓引向搭架,栽培3?5年后進行采挖,取無紡布袋中的地下塊莖即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栽培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油茶林地三葉青的袋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三葉青又名金線吊葫蘆、蛇附子、土經丸、石老鼠,其全草均可入藥,以地下塊根藥用效果最好,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消炎止痛、祛風化痰、理氣健脾等功效,常用于小兒高熱驚厥、痢疾、支氣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病毒性腦膜炎、毒蛇咬傷、扁桃體炎、蜂窩織炎、跌打損傷等疾病的治療。原來野生的浙江三葉青多生長在海拔100-1000米背陰的毛油茶林地,因為樹枝子根系發達,與三葉青地下塊根生長交錯橫生,冬春兩季采挖冬筍、春筍對三葉青地下塊根破壞嚴重,尤其是隨著三葉青“植物抗生素”清熱消炎和抗癌功能被大眾所認識,藥農大量采挖野生三葉青塊根出售,導致三葉青資源越來越稀缺,市場上質量上乘的浙江三葉青藥材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亟待通過人工仿野生栽培來滿足市場需求,實現三葉青資源可持續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茶林地三葉青的袋式栽培方法,此栽培方法種植出的三葉青的質量和品質較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油茶林地三葉青的袋式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將施放有有機肥、混合有機質底肥的種植土攪拌10-50min進行袋裝,將無紡布袋裝滿填實后以2袋為一組并排擺放至油茶林地,每袋種植2-3株,將種苗周圍的土壤壓實后澆定根水,再用油茶林地地表土培土10-15cm,第1年每年人工除草3-5次,1年后每年人工除草3-6次,每年施肥3-4次,當藤蔓長至25-30cm時插入高80-120cm的竹枝將藤蔓引向搭架,栽培3-5年后進行采挖,取無紡布袋中的地下塊莖即可。
本發明實施例的油茶林地三葉青的袋式栽培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永水,未經謝永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15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