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611150.1 | 申請日: | 202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653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歡樂;楊國慶;司天文;劉孟山;胡國榮;孫長江;米振宇;李偉;雷賀彩;劉少飛;焦亞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N1/08;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開陽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安偉 |
| 地址: | 710043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利用 建材 骨料 判別 方法 | ||
1.一種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待建設鐵路的鐵路沿線上第一隧道巖樣;
對第一隧道巖樣進行巖樣試驗,得到地質填圖數據以及對應的圍巖等級,其中,所述地質填圖數據包括工程地質特征、結構特征和完整狀態以及圍巖穩定性;
基于所述地質填圖數據和所述圍巖等級,初步確定可利用的圍巖目標范圍;
對所述目標范圍的圍巖進行取樣,得到第二隧道巖樣;
基于第二隧道巖樣的母巖強度、堿活性、石粉含量和壓碎指標,確定可利用為建材骨料的隧道棄渣;
獲取待建設鐵路的鐵路沿線上第一隧道巖樣,包括:
標定鐵路沿線上可利用隧道棄渣的概略范圍;
基于標定的可利用隧道棄渣的概略范圍,在線路中線處以及間隔預設距離處進行鉆孔取樣,得到地層巖芯作為所述第一隧道巖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至少一種方式標定鐵路沿線上可利用隧道棄渣的概略范圍:
通過對鐵路沿線建筑料場進行調研,基于鐵路沿線碎石開采加工點的相關調研數據,標定鐵路沿線上可利用隧道棄渣的概略范圍;
通過對鐵路沿線區域地質圖的分析,標定鐵路沿線上可利用隧道棄渣的概略范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獲取待建設鐵路的鐵路沿線上第一隧道巖樣之后,還包括:
基于所述地層巖芯的顏色、結構、構造、成分和巖石組合規律,并結合所述區域地質圖,測繪出地層、巖性和地質構造特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對第一隧道巖樣進行巖樣試驗,得到地質填圖數據以及對應的圍巖等級,包括:
對所述第一隧道巖樣進行物理力學指標試驗,獲取所述第一隧道巖樣的物理特性指標,其中,所述物理特性指標包括強度、容重、變形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和摩擦角;
基于所述物理特性指標得到地質填圖數據以及對應的圍巖等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地質填圖數據和所述圍巖等級,初步確定可利用的圍巖目標范圍,包括:
基于所述地質填圖數據和所述圍巖等級,選取母巖抗壓強度與混凝土強度等級之比大于1.5倍、非砂性巖以及目標級別的圍巖構成所述圍巖目標范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對所述目標范圍的圍巖進行取樣時,基于可利用的圍巖長度、圍巖相對于隧道的長度和地層巖性變化,確定取樣的數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二隧道巖樣的母巖強度、堿活性、石粉含量和壓碎指標,確定可利用為建材骨料的隧道棄渣之前,還包括:
對所述第二隧道巖樣進行物理化學試驗,獲得所述第二隧道巖樣的母巖強度、堿活性、石粉含量和壓碎指標。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二隧道巖樣的母巖強度、堿活性、石粉含量和壓碎指標,確定可利用為建材骨料的隧道棄渣,包括:
判斷所述第二隧道巖樣的母巖強度、堿活性、石粉含量和壓碎指標是否滿足混凝土用的粗骨料要求或細骨料要求;
如果是,則確定所述第二隧道巖樣可利用為建材骨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棄渣利用為建材骨料的判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要求包括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下碎石對母巖強度要求、不同類別巖石的壓碎指標以及粗骨料的堿活性要求;所述細骨料要求包括不同巖性的機制砂對母巖強度要求、細骨料的堿活性要求以及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下石粉含量限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115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