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架內部頂出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10991.0 | 申請日: | 202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0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呂京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康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14 | 分類號: | B21J13/14;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張艷 |
| 地址: | 239236 安徽省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部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架內部頂出結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貫穿設置有多個通孔,每個所述通孔中均設置有頂桿,所述頂桿的頂端與通孔上端面齊平,下端延伸到底板下方,且下端穿過方形固定塊,連接滾輪,每個所述滾輪的下方均設置有凸輪,凸輪旋轉將滾輪向上頂或自然下降,實現頂桿的頂端從通孔頂部頂出或縮回與通孔頂部齊平。本發明適用于多工位連續沖床,可快速高效提高模具調試效率,節約調試成本,提高模架頂出結構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架內部頂出結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生產實踐中常遇到多工位連續鍛壓沖床,其設備里面的頂出結構非常重要,但是設備頂出結構也極易出現異常,如果在生產中出現頂出問題,就會造成:1)鍛件無法脫離模具型腔,二次鍛壓會損壞模具。2)由于鍛件無法脫離模具型腔,需要拆掉整體模具,這樣嚴重影響生產節拍。3)增加人員安全風險。雖然現在市場上會有一些設備頂出異常報警設備,但沒能從根本上解決頂出問題。因此,設備上需要一種高效的多工位連續頂出結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模架內部頂出結構,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模架內部頂出結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貫穿設置有多個通孔,每個所述通孔中均設置有頂桿,所述頂桿的頂端與通孔上端面齊平,下端延伸到底板下方,且下端穿過方形固定塊,連接滾輪,每個所述滾輪的下方均設置有凸輪,凸輪旋轉將滾輪向上頂或自然下降,實現頂桿的頂端從通孔頂部頂出或縮回與通孔頂部齊平。
所述頂桿的外部設置有頂出軸套,頂出軸套固定在底板的下表面,頂出軸套的下端設置有兩道平行板狀的支耳,兩道支耳中間形成凹字形通道,所述方形固定塊位于該凹字形通道中,所述方形固定塊朝一面中部開設有容納滾輪的通道,該通道與凹字形通道垂直,所述滾輪置于通道中。所述方形固定塊朝向一面中部開設有容納滾輪的通道,該通道與凹字形通道垂直,所述滾輪置于通道中。
進一步的,凹字形通道的兩端設置橫板,所述橫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耳固定,兩道支耳和兩個橫板圍繞呈底部敞口、頂部封閉的滾輪縱向移動余量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通道的兩側為安裝板,滾輪的中心孔中貫穿有內襯套,內襯套的兩端分別穿過對應側的方形固定塊,滾輪的徑向與凸輪的徑向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頂桿靠近頂部位置朝向頂桿的中線平臺縮小,形成臺肩結構。
進一步的,所有的所述凸輪均抱合在一根傳動桿上,所述凸輪包括相對對接的凸輪半環和半圓環,半圓環的兩側均貫通開設有螺栓孔,凸輪半環開設有盲端螺栓孔,螺栓螺紋連接在螺栓孔中,并與盲端螺栓孔螺紋連接,
所述傳動桿上設置有鍵,所述半圓環設置有用于鍵插入的槽,鍵與槽形狀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桿的一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動力桿,所述動力桿通過傳動構件連接氣缸,氣缸驅動動力桿旋轉和復位。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構件包括與動力桿連接的搖臂,搖臂移動平面與動力桿垂直,搖臂連接氣缸活塞桿,氣缸活塞桿伸出,搖臂的末端被推動圍繞其與動力桿連接處旋轉,旋轉過程中,帶動動力桿同步旋轉,氣缸活塞桿縮回,帶動動力桿旋轉復位,動力桿旋轉和復位,帶動凸輪旋轉,凸輪將頂桿頂出和復位。
進一步的,所有的所述頂出軸套的兩側均設置有加固板,加固板分別與各個頂出軸套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下方還固定有多個平衡板,平衡板開設有孔,且每個孔中均安裝有軸承,所述傳動桿從每個平衡板的孔內的軸承中穿過,軸承抱緊傳動桿,平衡板位于相鄰的兩個滾輪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適用于多工位連續沖床,結構簡單,易于推廣,可制成系列產品。使用該模架內部頂出結構,可快速高效提高模具調試效率,節約調試成本,提高模架頂出結構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康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康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109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