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使高爐爐缸快速升溫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601186.1 | 申請日: | 202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7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謝錦官;謝碧風;刁承民;陳小平;廖運友;黃衛;孫歡;鄒宇彬;吳從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市聯鑫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00 | 分類號: | C21B7/00;C21B7/12;C21B7/14;C21B7/24;C21B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譽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劉永會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使 高爐 快速 升溫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高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促使高爐爐缸快速升溫的方法及裝置,其包括套管、低壓氧氣接頭、壓縮空氣接頭及開口機釬尾,套管前部從高爐出鐵口處伸入高爐爐缸內且與高爐出鐵口之間填充密封材料,套管包括內套管及外套管且二者端部固設有盲板將內套管與外套管盲死,低壓氧氣接頭及壓縮空氣接頭分別固裝于套管的后部且位于高爐出鐵口外,其中低壓氧氣接頭穿過外套管伸入到內套管內,壓縮空氣接頭伸入到外套管與內套管之間的間隙處,開口機釬尾固接于套管的后端部且設有外螺紋。本發明提供的裝置及方法能夠確保連續供氧并降低氧氣鋼管的消耗,實現快速升溫且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促使高爐爐缸快速升溫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高爐經常會出現爐缸凍結、長期封爐后的開爐,如環保限產后復產、疫情期間封爐后的復產等,及新開爐,含新建及大中修后的開爐,尤其是爐缸凍結或大涼等事故給各企業造成了較大損失,在恢復處理過程中因處理不當或處理時間過長造成二次損失。現有技術在高爐開爐或者處理爐缸凍結時,通常都采用人工使用直徑為6分(DN20)氧氣管通氧氣后(氧壓0.4MPa~0.6MPa)從鐵口逐漸開始燒氧氣至爐缸內部,排除冷渣鐵,反復的燒氧。氧氣壓力為0.4MPa~0.6MPa,氧氣焊管長度剩余到接近安全距離時更換新的氧氣焊管后繼續進行燒氧,不僅勞動量大、效果差、成本高、時間長且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而且經常出現鐵口與風口難以打通,制約著爐況快速恢復,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且存在較大的生產安全隱患,如爐缸內的冷渣鐵無法快速熔化,造成鐵口與高爐風口無法連通,風口形成的渣鐵無法從鐵口排出,有造成從風口燒出的風險等。其原因就是使用的氧氣管均為Q235材質的焊管,抗氧化性差且熔點低等導致不耐燒,無法形成長時間連續燒氧,導致熱量無法快速聚集所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能夠確保連續供氧并降低氧氣管的消耗,實現快速升溫且環保的一種促使高爐爐缸快速升溫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促使高爐爐缸快速升溫的方法及裝置,其包括套管、低壓氧氣接頭、壓縮空氣接頭及開口機釬尾,套管前部從高爐出鐵口處伸入高爐爐缸內且與高爐出鐵口之間填充密封材料,套管包括內套管及套裝于內套管外的外套管且二者端部固定設有盲板將內套管與外套管盲死,所述低壓氧氣接頭及壓縮空氣接頭分別固定安裝于套管的后部且位于高爐出鐵口外,其中低壓氧氣接頭穿過外套管伸入到內套管內,壓縮空氣接頭伸入到外套管與內套管之間的間隙處,所述開口機釬尾固定連接于套管的后端部且設有外螺紋。
進一步,外套管與內套管之間的間隙處設有熱電偶。
進一步,套管為304不銹鋼材質。
進一步,密封材料為有水炮泥及鐵溝搗打料。
一種促使高爐爐缸快速升溫的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在高爐爐缸內堆設預埋炮泥,并形成預埋孔;
——在預埋孔處將促使高爐爐缸快速升溫的裝置的套管預埋,且與出鐵通道之間填充密封材料;
——將低壓氧氣接頭通過金屬軟管與氧槍連接,壓縮空氣接頭與壓縮空氣管道連接,向內套管內通入低壓氧氣,使氧氣與空氣混合著火后快速燃燒,向外套管與內套管之間的間隙處通入壓縮空氣冷卻套管;
——運行8-10小時,直至爐缸內的冷鐵渣全部熔化并從出鐵口自動排除。
進一步,套管的埋長為3米。
進一步,外套管為直徑Ф38mm無縫不銹鋼管,長4000mm,內套管為直徑Ф25mm無縫不銹鋼管,長3700mm。
進一步,燒氧完畢冷鐵渣全部熔化后,通過爐前開口機套住開口機釬尾將套管從預埋孔內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市聯鑫鋼鐵有限公司,未經鹽城市聯鑫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6011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