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船用污水深度處理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9149.1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8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沈波;顧超超;張罕冰;張崢;韓振波;蔡治平;王繼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E03B1/04;B63J4/0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劉潔瑜 |
| 地址: | 20006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污水 深度 處理 系統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污水深度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船用污水深度處理系統,包括灰水處理模塊、黑灰水綜合處理模塊和中水回用模塊;可滿足船舶不同用水單元對中水水質的要求,實現水循環利用與零排放,對灰水經預處理裝置處理后再經主體裝置脫氮除磷后的排放水進一步深度處理,采用一體化生物活性炭技術,使得排放水成為可利用的中水,減少船舶淡水的使用量,船舶中水替代海水用作廁所的沖洗水可減少對管路的腐蝕,減輕了污水管道的防腐壓力;既能夠節約船舶污水艙的艙容,又可實現船舶污水全處理的目標,在零排放區域也能做到優質水排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深度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船用污水深度處理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按照國際海事組織的定義,船舶生活污水是指任何型式的廁所和小便池的排出物和其它廢棄物;醫務室(藥房,病房等)洗手池、洗澡盆和這些處所排水孔的排出物;裝有活動物處所的排出物;或混有上述定義的排出物的其它廢水。“灰水”指排出的洗滌水、廚房水槽水、淋浴水、洗衣水、洗澡水以及洗臉水等。
隨著航運事業的發展,船舶生活污水排放逐漸成為水環境污染及生態平衡破壞的重要肇因。我國船舶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水平顯著落后于國外發達國家,基本處于“跟跑”階段,具體問題突出表現為: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仍基本沿用單一的生化法處理工藝,主要針對糞便污水等船舶黑水中傳統污染物的處理過程,對洗滌廢水等船舶灰水處理效能較低,難以實現高效去除氮磷等污染物的深度處理要求,出水難以回用,需進行深度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船用污水深度處理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船用污水深度處理系統,包括灰水處理模塊、黑灰水綜合處理模塊和中水回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水處理模塊包括灰水收集池和電加熱器,灰水收集池上連接有廚房灰水收集管道,灰水收集池上方設置有透氣口;所述灰水收集池一側邊連接有排渣管道,灰水收集池另一側連接隔油池,灰水收集池內設置有電加熱器,隔油池上連接有排油管;所述隔油池連接至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側邊連接有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輸出端連接有預處理出水管道,預處理出水管道連接至黑灰水綜合處理模塊;
所述黑灰水綜合處理模塊包括調節池、缺氧池和MBBR池、二沉池;所述預處理出水管道連接至調節池,醫務室污水收集管道同樣連接至調節池,調節池輸出端連接有提升泵,提升泵輸出端連接至缺氧池,缺氧池連接至MBBR池;所述MBBR池出口端通過喇叭口連接至二沉池,所述二沉池底部連接污泥回流泵;所述二沉池上端連接有排放管道,排放管道上連接有抽樣檢測裝置,排放管道末端連接至中水回用模塊;
所述中水回用模塊包括一體化生物活性炭裝置、石英砂濾柱、紫外線消毒器和回用水箱,排放管道末端連接至深度處理進水池,深度處理進水池連接至一體化生物活性炭裝置;所述一體化生物活性炭裝置的輸出管道上連接石英砂濾柱,石英砂濾柱出水管末端連接有紫外線消毒器,紫外線消毒器輸出端連接至回用管道,回用管道末端接入回用水池;所述回用水池上連接有反洗泵吸水管,反洗泵出水管末端連接至一體化生物活性炭裝置。
優選的,所述調節池上方連接有風管管道,混凝沉淀池上方設置有加藥泵,加藥泵連接至清洗藥劑儲罐。
優選的,所述排放管道末端連接在二沉淀池上清液分布區域內。
優選的,所述回用管道采用相互連通的網狀結構分布在船舶上的各用水區域中,與船舶供水系統連接。
優選的,所述混凝沉淀池內設置有攪拌組件。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新型船用污水深度處理系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91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