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棉纖維氈針刺成型方法及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9012.6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54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夏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H1/4209 | 分類號: | D04H1/4209;D04H1/70;D04H1/46;B08B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鈴 |
| 地址: | 31321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棉 纖維 針刺 成型 方法 工藝 | ||
1.一種礦棉纖維氈針刺成型方法及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頂部開設有凹槽(2),所述凹槽(2)內由右至左依次設置有第一傳輸輥組(3)、托網板(4)和第二傳輸輥組(5),所述基座(1)頂部對應托網板(4)的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外框架(6),所述第一外框架(6)的內側滑動連接有密封罩(7),所述密封罩(7)的頂部與第一外框架(6)頂部嵌入式所連接的液壓缸(8)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密封罩(7)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頂部卡接有限位套(10),所述限位套(10)內套接有升降桿(11),所述升降桿(11)一端的側面通過銷軸(12)與活塞桿(13)相近一端的側面鉸接,所述活塞桿(1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軸承(14),所述軸承(14)內套接有轉軸(15),所述轉軸(15)的端部與輪盤(16)側面偏離圓心處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1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針板(39),所述針板(39)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彈性裝置(18),所述彈性裝置(18)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針刺(19),并且針刺(19)位于剝毛板(20)表面所開設的剝毛孔(21)內,所述基座(1)頂部對應第二傳輸輥組(5)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外框架(25),所述第二外框架(25)內側設置有橫梁(26),所述橫梁(2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磁板(27),所述橫梁(26)的端面固定連接有滑塊(28),所述滑塊(28)滑動連接在第二外框架(25)內側壁所開設的滑槽(29)內,所述滑槽(29)內側的端面通過第二彈簧(30)與滑塊(28)相近的一面固定連接,并且滑槽(29)內側底端面對應滑塊(28)的位置設置有點觸開關(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棉纖維氈針刺成型方法及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輪盤(16)遠離轉軸(15)的一面與電機(17)輸出軸的端部固定連接,所述電機(17)機身的頂部通過減震座與密封罩(7)內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針板(39)的側面與密封罩(7)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所述剝毛板(20)的側面與密封罩(7)的內側壁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棉纖維氈針刺成型方法及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密封圈(38),所述密封圈(38)采用硅膠材質,所述密封圈(38)的底部與托網板(4)的頂部搭接,并且密封圈(38)的內徑尺寸大于或等于托網板(4)的外徑尺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棉纖維氈針刺成型方法及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18)包括外筒(181),所述外筒(181)的頂端與針板(39)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外筒(181)的內部套接有內桿(182),所述內桿(182)的頂端通過第一彈簧(183)與外筒(181)內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內桿(182)的底端與針刺(19)的頂端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礦棉纖維氈針刺成型方法及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架(6)表面對應密封罩(7)的位置卡接有吸塵管(24),并且密封罩(7)側面對應吸塵管(24)端口的位置開設有連接孔(40),所述吸塵管(24)的端部與風機(22)的輸入口相連通,所述風機(22)的輸出口與排塵管(23)相近的一端相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棉纖維氈針刺成型方法及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9)俯視的截面形狀為T字形結構,所述滑塊(28)俯視的截面形狀為T字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礦棉纖維氈針刺成型方法及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17)的輸入端通過導線有第一開關(34)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風機(22)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第二開關(35)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液壓缸(8)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第三開關(36)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第一開關(34)、第二開關(35)和第三開關(36)的輸入端均通過導線與電源(37)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第一開關(34)、第二開關(35)和第三開關(36)均設置于基座(1)的頂部,所述電源(37)設置于基座(1)的底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901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有機肥制備的控溫發酵槽
- 下一篇:一種冷凍調理鮰魚排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