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船的船體和無人船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8971.6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445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肖錠鋒;朱航宇;譚亞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1/12 | 分類號: | B63B1/12;B63B1/32;B63H5/15;B63H5/16;B63H21/17;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周紅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 船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人船的船體和無人船,無人船的船體包括浮力部和動力部,所述動力部與所述浮力部相連,所述動力部包括船體部和動力裝置,所述船體部形成有適于安裝所述動力裝置的安裝腔。根據本發明的無人船的船體,通過在船體部上設置安裝腔,方便了動力裝置的安裝,而且設置安裝腔后,船體部還能對動力裝置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避免動力裝置裸露在外從而容易與水底的石頭等發生磕碰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移動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無人船的船體和無人船。
背景技術
無人船是一種利用現代無人技術與多領域技術融合的新產物,與傳統的船只相比,其可以借助精確衛星定位和自身傳感即可按照預設任務在水面航行,可以應用于測繪、水文和水質監測等技術領域。相關技術中,無人船結構設計不合理,使得動力裝置不便安裝到船體上,而且無人船的動力裝置通常裸露設置在船體的一側或者兩側,在無人船航行的過程中,動力裝置便容易與水底的石頭等發生磕碰的情況,影響自身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人船的船體,方便動力裝置的安裝。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括上述船體的無人船。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人船的船體,包括浮力部和動力部,所述動力部與所述浮力部相連,所述動力部包括船體部和動力裝置,所述船體部形成有適于安裝所述動力裝置的安裝腔。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人船的船體,通過在船體部上設置安裝腔,方便了動力裝置的安裝,而且設置安裝腔后,船體部還能對動力裝置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避免動力裝置裸露在外從而容易與水底的石頭等發生磕碰的情況。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船體部設有與所述安裝腔連通的開口,所述動力部包括防護件,所述防護件可拆卸地設在所述開口處。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開口設在所述船體部的底壁上,所述防護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安裝腔連通。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防護件被構造成為防護格柵。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防護格柵包括環形的框架、多個平行設置的第一格柵條和多個平行設置的第二格柵條,所述第一格柵條和所述第二格柵條均設置在所述框架內,每個所述第一格柵條沿所述船體的長度方向延伸,每個所述第一格柵條與每個所述第二格柵條均相交。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防護件與所述船體部通過緊固件可拆卸相連。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防護件為注塑成型的一體件。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動力部為兩個,其中一個設于所述浮力部的一端,另一個設于所述浮力部的另一端。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人船,包括上述的船體。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人船,通過在船體部上設置安裝腔,方便了動力裝置的安裝,而且設置安裝腔后,船體部還能對動力裝置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避免動力裝置裸露在外從而容易與水底的石頭等發生磕碰的情況。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船體為多個,多個所述船體通過船架連接。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人船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人船的船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人船的船體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人船的動力部的爆炸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897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