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評估電纜設備運行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8812.6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31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昱力;丁斌;歐陽本紅;劉敬文;沈學良;夏榮;李國鵬;李文杰;王格;李志雷;鄧顯波;趙鵬;費雯麗;劉松華;王學彬;張振鵬;劉宗喜;陳錚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Q10/06;G06Q50/06;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麗樓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評估 電纜設備 運行 可靠性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評估電纜設備運行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統,屬于電力電纜設備運維檢修技術領域。本發明方法,包括:獲取電纜設備的歷史運行信息,建立設備信息庫;根據運行狀態特征量生成運行指紋;對運行指紋進行數據處理,生成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特征的指紋數據庫;根據可靠性結果對電纜設備的運行進行可靠性評估。本發明可指導電纜設備運維檢修工作的科學開展,實現電纜運行狀態分級決策和多維度狀態精益化管理,強化設備狀態管控力,優化設備運維策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纜設備運維檢修技術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評估電纜設備運行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電纜線路的運維檢修以人工巡視、狀態檢測及在線監測為主,數據離散化、孤島化,運維人員無法在巡視或檢修過程中有效評估和掌握電纜線路運行狀態,也無法通過系統平臺獲取線路運行及狀態信息數據,巡檢效率收到一定制約,巡視檢測的數據分散于各類檢測設備、數據表單或監控平臺中,格式缺乏統一性規范性,難以實現信息交互,且錄入存儲工作流程繁雜。
以電纜專業管理及運檢業務現有數據情況來看,臺賬、竣工、巡視檢測、感知監測、檢修記錄、專業管理等數據以多形態圖像、文本、數字存在,跨數據類型的分析技術較少,現況多以集中式的檢測、監測數據分析為主,且狀態量間的關聯分析挖掘能力不足,現階段大量的研究以知識邏輯為主導的單一狀態數據分析為主,對臺賬、檢修數據的應用和數據趨勢特征的應用較少,跨領域、多維度、長時間的數據綜合分析與研判能力薄弱,相關專利技術缺失。在例如同類設備故障預警研判、電纜老化狀態評估診斷、運行可靠性分析評估等應用方面,多數專利技術以依據單一時刻或單一設備現場狀態檢測/監測數據,缺失了同類型、同工況條件下電纜設備橫向研判或基于歷史檢修與發展趨勢的縱向研判,故而分析結論往往與實際情況偏差較大,實用化程度極低。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評估電纜設備運行可靠性的方法,包括:
獲取電纜設備的歷史運行信息,建立設備信息庫;
調用設備信息庫存儲的歷史運行信息,選擇歷史運行信息中表征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的信號量,生成電纜設備的運行狀態數據,對運行狀態數據以預設方式進行處理,提取電纜設備的運行狀態特征量,根據運行狀態特征量生成運行指紋;
對運行指紋進行數據處理,生成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特征的指紋數據庫;
根據電纜設備的依時協變量和非依時協變量及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特征權重/概率系數,根據指紋數據庫中的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特征確定電纜設備運行的可靠性結果,根據可靠性結果對電纜設備的運行進行可靠性評估。
可選的,歷史運行信息,包括:電纜設備的初始運行狀態信息、正常運行狀態信息和缺陷/故障運行狀態信息。
可選的,預設方式為,按照特定規約對運行狀態數據進行冗余數據去除。
可選的,生成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特征的指紋數據庫,包括:
將指紋數據庫中的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特征劃分為電纜及附件的狀態參量,確定電纜與附件狀態參量的關聯系數;
根據關聯系數及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的權重/概率,確定電纜及附件的運行狀態數據量化風險因子指紋,并確定運行狀態數據量化風險因子指紋的權重/概率;
選擇最大權重/概率的運行狀態數據量化風險因子指紋,建立電纜及附件的故障表征數據組;
根據故障表征數據,選擇表征電纜設備缺陷的嚴重程度的特征參量;
建立特征參量與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的映射關系,根據映射關系生成電纜設備運行狀態特征的數據指紋庫。
可選的,評估,包括:
根據可靠性結果,繪制電纜設備的狀態決策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881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