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遠程藍紙校對方法、裝置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8348.0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4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林 |
| 主分類號: | G06F16/16 | 分類號: | G06F16/1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張馳;宋志強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遠程 校對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出一種遠程藍紙校對方法、裝置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方法包括:獲取對排版后文件執行圖像處理后的第一圖像文件;獲取印刷廠側對所述排版后文件執行光柵圖像處理后的第二圖像文件;對所述第一圖像文件和所述第二圖像文件做自動對比,并輸出對比結果。本發明實施方式減少了數碼藍紙這一工藝環節,既省去相關設備、材料的投入,也省去藍紙打印、郵寄、快遞以及重新確認內容正誤的時間和人力,有效降低了對人工校對的依賴,提高生產準確度,提升出版印刷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印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遠程藍紙校對方法、裝置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印刷業在經歷“筆與刀”,“鉛與火”和“光與電”三個時代后,在本世紀加快邁向“數與網”的步伐。以“激光照排”為核心技術的第三代印前工藝逐漸被第四代“直接制版(CTP)”技術所取代。從流程角度看,這是印刷業又一次巨大的變革。
以“激光照排”為技術核心的第三代印前工藝流程主要包括:計算機排版→三校一核→光柵圖像處理器(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處理→輸出膠片→傳統打樣→出版社簽字確認,等等。以直接制版(CTP,Computer-to-plate)為技術核心的第四代印前工藝流程主要包括:計算機排版→三校一核→輸出RIP前數碼樣→編輯確認→導出高分辨率PDF文件并傳輸印廠→印廠打印RIP后數碼藍紙→出版社簽字確認,等等。其中,RIP處理主要包括通過光柵圖像處理器將計算機制作版面中的各種圖像、圖形和文字解釋成打印機或照排機能夠記錄的點陣信息。
可見,由于膠片的淘汰,RIP后置成為流程最大變化,這一變化迫使傳統打樣功能由RIP前數碼樣和RIP后數碼藍紙來共同分擔,其中RIP前數碼樣保障色彩正確,RIP后數碼藍紙保證文字準確。但是,PDF文件作為PS頁面描述語言的升級版文件,在轉換為印刷點陣圖像時,經常會因為排版軟件的不同,系統環境的不同,印廠CTP系統中RIP算法的不同,字庫、符號庫版本的不同而產生各式各樣的錯誤。面對這些差錯,目前主要通過人工校對RIP后數碼藍紙來規避,但這項工作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效果卻差強人意,漏誤時有發生,這一痛點已困擾行業多年。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遠程藍紙校對方法、裝置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遠程藍紙校對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取對排版后文件執行圖像處理后的第一圖像文件;
獲取印刷廠側對所述排版后文件執行光柵圖像處理后的第二圖像文件;
對所述第一圖像文件和所述第二圖像文件做自動對比,并輸出對比結果。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排版后文件為PDF文件,所述對排版后文件執行圖像處理后的第一圖像文件包括:
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將所述PDF文件另存為下列文件格式中的至少一個:
位圖文件(BMP)格式;
圖像交換(GIF)格式;
標簽圖像文件(TIF)格式;
聯合照片專家組(JPEG)格式;
IOS 15444文件格式;
互換文件(IFF)格式。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對所述第一圖像文件和所述第二圖像文件做自動對比包括:
A、將第二圖像文件與第一圖像文件逐點進行像素值求差,獲得差異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林,未經張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83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面板
- 下一篇:部件承載件、制造部件承載件的方法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