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數控技術的風管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6256.9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14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章凱;黃偉興;陳書明;吳哲偉;李寒姣;邱慶銓;洪靈毅;程彬;鄭景昌;鄭侃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建工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建工基礎設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吳呈菊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數控技術 風管 生命周期 管理 方法 | ||
1.一種基于BIM+數控技術的風管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創建風管BIM模型;
步驟2、將風管BIM模型轉化為風管預制構件模型;
步驟3、風管數控加工設備根據風管預制構件模型進行切割,完成風管管件的配件制作;
步驟4、進行法蘭的配件制作,之后分別根據風管BIM模型將法蘭的配件組合成型,以及風管的配件組合成型;
步驟5、風管支吊架安裝;
步驟6、風管管件、法蘭及部件安裝,之后完成風管保溫安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數控技術的風管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進一步具體為:根據施工圖紙創建風管模型,根據項目需求設置相應的風管布置系統配置;將風管模型和其余專業模型融合為機電模型,之后進行管線排布得到管線模型,對管線進行碰撞檢測,得到碰撞檢測報告,根據所述碰撞檢測報告消除所述管線模型中的碰撞點,得到風管BIM模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數控技術的風管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進一步具體為:
根據風管軟件Fabrication CAMduct的預制構件模型庫,進行選用符合設計要求的風管預制構件庫;
利用AutodeskRevit軟件的預制零件功能為風管BIM模型配置MEP預制構件,將所述風管預制構件庫添加至“載入的服務”,載入到MEP預制構件庫;
在Autodesk Revit軟件的風管BIM模型中將風管選中,利用軟件中的“設計到預制”功能,將所有的風管BIM模型拆分轉化為多個風管預制構件模型,并根據機電模型對每個風管預制構件模型統一進行定位編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數控技術的風管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根據風管軟件Fabrication CAMduct的預制構件模型庫,進行選用符合設計要求的風管預制構件庫進一步具體為:
采用風管軟件Fabrication CAMduct的預制構件模型庫,選用符合設計要求的風管預制構件庫;并為風管預制構件選定預留相應尺寸的法蘭咬口;所述風管法蘭選用標準:矩形風管大邊長≤630mm時選用L25*3;矩形風管大邊長為630至1500mm時選用L30*3;矩形風管大邊長為1500至2500mm時選用L40*4;矩形風管大邊長為2500至4000mm時選用L50*5;圓形風管直徑為300至500mm時選用L25*3;圓形風管直徑為530至1250mm時選用L30*4;圓形風管直徑為1320至2000mm時選用L40*4。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數控技術的風管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7、根據機電模型及風管管件的定位編碼進行運維管理。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IM+數控技術的風管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進一步具體為:利用風管軟件Fabrication CAMduct將各個風管預制構件模型進行排版展開,生成風管板材排版圖,并利用Fabrication CAMduct軟件的寫入功能寫成Numerical Control數控文件,將NC文件拷貝至風管數控加工設備,風管數控加工設備進行切割,完成風管管件制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建工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建工基礎設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建工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建工基礎設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625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穩定性的肌酸激酶保護基質
- 下一篇:統一業務編碼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