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濕地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95752.2 | 申請日: | 202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13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崔嵩;張福祥;胡鵬;朱乾德;于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A01K29/00;A01K45/00;A01K61/1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地 生態 環境監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濕地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包括水體監測模塊,用于監測水體生態指標;植被監測模塊,用于監測植被生態指標;大氣監測模塊,用于監測大氣污染指標;鳥類監測模塊,用于監測鳥類種群狀態;魚類監測模塊,用于監測魚類種群狀態;監控終端模塊,用于對水體監測模塊、植被監測模塊、大氣監測模塊、鳥類監測模塊和魚類監測模塊的監測結果進行分析;通訊模塊,用于建立監控終端模塊與水體監測模塊、植被監測模塊、大氣監測模塊、鳥類監測模塊和魚類監測模塊的通訊連接。本發明能夠改進現有技術的不足,簡化濕地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處理流程,提高監測結果的時效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濕地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功能的生態系統。對維持地球的生態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濕地的環境參數紛繁復雜,現有的監測系統在采集數據后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處理和分析,不僅成本高而且時效性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濕地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及方法,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簡化濕地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處理流程,提高監測結果的時效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濕地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包括,
水體監測模塊,用于監測水體生態指標;
植被監測模塊,用于監測植被生態指標;
大氣監測模塊,用于監測大氣污染指標;
鳥類監測模塊,用于監測鳥類種群狀態;
魚類監測模塊,用于監測魚類種群狀態;
監控終端模塊,用于對水體監測模塊、植被監測模塊、大氣監測模塊、鳥類監測模塊和魚類監測模塊的監測結果進行分析:
通訊模塊,用于建立監控終端模塊與水體監測模塊、植被監測模塊、大氣監測模塊、鳥類監測模塊和魚類監測模塊的通訊連接。
一種上述的濕地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的監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水體監測模塊監測水體的COD、BOD、氨氮和總氮指數,植被監測模塊監測植被面積和植被種類數據,大氣監測模塊監測氣溫、PM2.5、PM10和二氧化硫指數,鳥類監測模塊監測鳥類種群數量,魚類監測模塊監測魚類種群數量;
B、通訊模塊將水體監測模塊、植被監測模塊、大氣監測模塊、鳥類監測模塊和魚類監測模塊的監測數據發送至監控終端模塊;
C、監控終端模塊對接收的監測數據進行分類存儲,然后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得到濕地生態環境監測指標。
作為優選,步驟C中,對接收的監測數據進行分類存儲后,建立每類監測數據的變化曲線,根據變化曲線建立線性相關度大于設定閾值的全部兩類監測數據組合的關聯矩陣。
作為優選,步驟C中,對監測數據歸一化處理時,首先根據關聯矩陣建立對應的兩類監測數據之間的歸一化關系式,然后根據數據量的大小對所有類型的監測數據降序排列,從數據量最大的監測數據開始進行歸一化處理,每處理一類數據后,若存在與之相對應的歸一化關系式,則根據歸一化關系式對相應的監測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直至全部監測數據歸一化處理完成。
作為優選,在歸一化處理時,對每一類監測數據賦予權重值。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對不同類數據進行關聯,在歸一化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關聯矩陣直接得到歸一化關系式,從而大大降低歸一化的運算量。通過對不同類數據進行歸一化,可以將全部數據歸為一類進行單次運算分析,簡化了對于數據的分析過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原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57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