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5511.8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88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蘇海龍;蘇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H3/00 | 分類號: | A61H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西區大沽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穿戴 下肢 康復 助行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包括腰帶、腰部支撐桿、小腿支撐桿和大腿支撐桿,且腰帶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腰部支撐桿,所述腰部支撐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伸縮桿,且第一伸縮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箱,所述第一固定箱底端的一側豎向固定連接有大腿支撐桿,所述大腿支撐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箱,且第二固定箱底端的一側均豎向固定連接有小腿支撐桿。本發明通過在第二固定箱內部設置干燥結構,利用干燥結構對使用者的腳部進行干燥處理,避免影響康復訓練的使用體驗,且避免汗液滲透到壓力傳感器內,降低壓力傳感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醫療康復器械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作為幫助下肢偏癱患者康復的一個重要醫療設備,現如今已經開始被廣泛使用,但是現有的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還存在很多問題或缺陷:
第一,傳統的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使用時沒有調節結構,不能很好的根據不同身高的患者來調節使用;
第二,傳統的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使用時沒有便于緩沖腰部結構,康復訓練過程中,腰部受力較大,對患者腰部造成較大負擔;
第三,傳統的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使用時沒有干燥足底結構,患者腳步出汗后,會降低患者康復訓練體驗,且汗液也會影響傳感器的壽命;
第四,傳統的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使用時沒有調緊腰部和腿部結構,腰部、腿部不便緊密貼合患者身體,不便后續康復訓練;
第五,傳統的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使用時當患者不慎倒地時,患者不便起身,降低裝置實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沒有調節、不便緩沖、不能干燥足底、不便腰部和腿部貼緊和不便起身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穿戴下肢康復助行器,包括腰帶、腰部支撐桿、小腿支撐桿和大腿支撐桿,所述腰帶內部的兩側和背面均固定連接有緩沖結構,且腰帶的背面固定連接有蓄電池,所述腰帶正面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控制面板,且腰帶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腰部支撐桿,所述腰部支撐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伸縮桿,且第一伸縮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箱,所述第一固定箱底端的一側豎向固定連接有大腿支撐桿,且大腿支撐桿表面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大腿護具,所述大腿支撐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二伸縮桿,且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的內部均設置有限位結構,所述第二伸縮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箱,且第二固定箱底端的一側均豎向固定連接有小腿支撐桿,所述小腿支撐桿表面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小腿護具,且小腿支撐桿一側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鞋體,所述鞋體內部的底端設置有干燥結構,且干燥結構內部頂端的中間位置處均固定連接有壓力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控制面板一側的腰帶正面固定鉸接有固定條,且腰帶正面遠離固定條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環,所述腰帶表面靠近限位環的一側均勻粘貼有魔術貼。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箱和第二伸縮桿內部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電機,且電機的輸出端均固定連接有剛輪法蘭和柔輪法蘭,所述剛輪法蘭的頂端均分別與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底端焊接,且柔輪法蘭的底端均分別與大腿支撐桿和小腿支撐桿頂端焊接。
優選的,所述大腿護具和小腿護具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束線繩,且大腿護具和小腿護具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束線箱,所述束線箱頂端的中間位置處貫穿有束線桿,且束線桿表面的一端均纏繞有束線彈簧,所述束線桿一端的束線箱內部均固定連接有壓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科技大學,未經天津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55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