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高溫高強度的碳纖維改性尼龍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4175.5 | 申請日: | 2020-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7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強;李卓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L77/00 | 分類號: | C08L77/00;C08L51/04;C08K13/04;C08K7/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匯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10 | 代理人: | 周詳;張俊平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高溫 強度 碳纖維 改性 尼龍 | ||
本發明涉及有機復合分子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的碳纖維改性尼龍;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尼龍塑料的含量為39~57份,馬來酸酐接枝EPDM的含量為5~15份,碳纖維的含量為37~43份,復合助料的含量為1~3份;本發明的耐高溫高強度碳纖維改性尼龍由于含有馬來酸酐接枝EPDM因此除了能增強增韌以外,還提高了本發明的耐高溫性能;碳纖維的加入提高了本發明的塑料制品的力學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復合分子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的碳纖維改性尼龍。
背景技術
聚酰胺(PA,俗稱尼龍)是美國DuPont公司最先開發用于纖維的樹脂,于1939年實現工業化。20世紀50年代開始開發和生產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屬,滿足下游工業制品輕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PA主鏈上含有許多重復的酰胺基,用作塑料時稱尼龍,用作合成纖維時我們稱為錦綸,根據二元胺和二元酸或氨基酸中含有碳原子數的不同,可制得多種不同的PA,目前PA品種多達幾十種,其中以PA-6、PA-66和PA-610的應用最廣泛。
尼龍是通用工程塑料中產量最大、品種最多、應用最廣、性能優良的基礎樹脂。具有力學強度高、韌性好、耐磨等一系列優點。但由于尼龍的酰基和水分子之間容易形成氫鍵,因此有較大的吸水性,造成產品尺寸穩定性差,耐強酸強堿性差,干態和低溫沖擊強度低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目前現有的尼龍存在的上述性能上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的碳纖維改性尼龍。
為達到上述功能,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的碳纖維改性尼龍,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其中:
尼龍塑料的含量為39~57份;
馬來酸酐接枝EPDM的含量為5~15份;
碳纖維的含量為37~43份;
復合助料的含量為1~3份。
優選地,所述尼龍塑料的含量為43重量份,所述馬來酸酐接枝EPDM的含量為15重量份,所述碳纖維的含量為40重量份,所述復合助料的含量為2重量份。
優選地,所述碳纖維為短切1~5mm的碳纖維。
優選地,所述尼龍塑料采用杜邦101L。
優選地,所述復合助料為抗氧劑,光穩定劑和抗紫外線劑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優選地,所述碳纖維為短切3mm的碳纖維。
優選地,所述復合助料為抗氧劑、光穩定劑和抗紫外線劑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劑、光穩定劑、抗紫外線劑的重量份比例為2:3: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耐高溫高強度碳纖維改性尼龍由于含有馬來酸酐接枝EPDM因此除了能增強增韌以外,還提高了本發明的耐高溫性能;碳纖維的加入改善了本發明的力學性能,實驗數據表面,本發明的尼龍產品的拉伸強度達到260MPa以上,彎曲強度達到360MPa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耐高溫高強度的碳纖維改性尼龍,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其中:
尼龍塑料的含量為39~57份;
馬來酸酐接枝EPDM的含量為5~15份;
碳纖維的含量為37~43份;
復合助料的含量為1~3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未經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417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