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圓弧邊緣打磨裝置及柵形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1711.6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14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龍興;張帥;沈光輝;楊浩軒;蔣新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4B9/02 | 分類號: | B24B9/02;B24B49/12;B24B47/12;B24B1/00;B24B47/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顧翰林 |
| 地址: | 21300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圓弧 邊緣 打磨 裝置 評價 方法 | ||
1.一種圓弧邊緣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6)、X向絲杠組件(3)、Y向絲杠組件(4),所述X向絲杠組件(3)包括X向絲杠座(31)、X向絲桿(32)、X向滑動座(33)和X向驅動電機(1),所述X向絲杠座(31)安裝在工作臺(6)上,X向驅動電機(1)的機身安裝在X向絲杠座(31)上,X向驅動電機(1)的轉軸與X向絲桿(32)聯動,所述X向滑動座(33)與X向絲桿(32)螺接;所述Y向絲杠組件(4)包括Y向絲杠座(41)、Y向絲桿(42)、Y向滑動座(43)和Y向驅動電機(2);所述Y向絲杠座(41)與X向滑動座(33)連接,所述Y向驅動電機(2)的機身安裝在Y向絲杠座(41)上,所述Y向驅動電機(2)的轉軸與Y向絲桿(42)聯動,所述Y向絲桿(42)與Y向滑動座(43)螺接,還包括旋轉電機(5)和旋轉臺面(15),所述旋轉電機(5)的機身安裝在Y向滑動座(43)上,所述旋轉電機(5)的轉軸與旋轉臺面(15)連接,還包括支撐臂(7),所述支撐臂(7)也安裝在工作臺(6)上,且分別與X向絲杠組件(3)和Y向絲杠組件(4)相鄰,所述支撐臂(7)上設有升降臂(8),升降臂(8)與支撐臂(7)之間滑動配合,所述升降臂(8)上分別設有懸臂一(9)和懸臂二(10),所述懸臂一(9)上設有砂輪打磨機構(11),所述懸臂二(10)上設有激光發射器(12)和CCD相機(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弧邊緣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一(9)的方向與懸臂二(10)的方向互為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弧邊緣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一(9)、懸臂二(10)和升降臂(8)之間為一體成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弧邊緣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相機(13)與激光發射器(12)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弧邊緣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絲杠座(31)與Y向絲杠座(41)互為垂直。
6.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弧邊緣打磨裝置的柵形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做好打磨軌跡標注的待打磨件的安裝在旋轉臺面(15)上,根據設定參數調整好X向絲杠組件(3)、Y向絲杠組件(4)、旋轉電機(5)和升降臂(8)在初次打磨時的動作軌跡,在X向絲杠組件(3)、Y向絲杠組件(4)及旋轉電機(5)的聯動下進行圓弧邊緣打磨,砂輪打磨機構(11)的上下運動實現了打磨工件(14)的打磨動作;
步驟二:在初次打磨完成后,工件(14)旋轉90°在X向絲杠組件(3)和Y向絲杠組件(4)的作用下移動至圓弧邊緣檢測區域進行圓弧評價,激光發射器(12)射出若干平行激光,以一定角度照射在已打磨工件(14)的圓弧面,形成平行的弧線;CCD相機(13)進行圓弧面的圖像采集,采集的圖像會傳輸至電腦進行圖像處理,進行特征值提取,根據相交線所形成的線型及平滑度,從而判斷該打磨位置是否存在未打磨到位或打磨過度造成凹陷的情況;
步驟三:根據柵形評價的結果,針對瑕疵位置進行打磨路徑的自動規劃,并再次打磨;
步驟四:二次打磨完成后,再次進行圓弧邊緣的柵形評價,根據評價結果是否滿足設定要求以判斷是否需要再次打磨,重復循環,直至滿足設定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理工學院,未經江蘇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171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