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1431.5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34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杜剛;方襲;陳科企;宋光勇;王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辰竹儀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9/252 | 分類號: | G01R19/252;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徐匯區上海漕河***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雷電 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與待測設備連接,包括:傳感器,用于監測所述待測設備的雷電流的電流變化率;積分器,與所述傳感器連接,用于將所述電流變換率轉換為電壓變換率;控制模塊,與所述積分器連接,用于將所述電壓變換率進行分析并顯示波形信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通過在線監測系統或設備遭受雷電沖擊或電涌沖擊的情況,并將該數據信息進行實時上傳并保存,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監測雷電流的情況時通常為離線狀態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在線實時監測設備雷電流的效果,提升了系統的安全性和用戶的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雷電監測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面對智慧氣象、全球氣象等建設需求,防雷觀測要素將更全、測量結果將更準、傳輸處理將更及時,氣象觀測設備朝著智能化、微型化方向邁進。防雷監測系統作為一種重要的地面觀測設備,要實現高精度、低功耗、高集成、智能化、產品化,適用于各種自然環境。
目前市場上防雷監測主要采用離線方式進行,通過防雷元件測試儀對防雷器、電涌保護器等組件進行監測,通過壓敏電壓、漏電流、擊穿電壓等參數判斷防雷功能是否失效。離線的監測方式會影響生產,缺乏及時性。也有部分通過壓敏電阻失效后漏電流增大,自身發熱,再經過熱效應元器件和彈簧機構實現指示和遙信功能,但只能輸出一個開關量信號,無法進一步定量分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以實現在線實時監測設備雷電流的效果。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與待測設備連接,包括:
傳感器,用于監測所述待測設備的雷電流的電流變化率;
積分器,與所述傳感器連接,用于將所述電流變換率轉換為電壓變換率;
控制模塊,與所述積分器連接,用于將所述電壓變換率進行分析并顯示波形信息。
可選的,還包括:AD采樣器,所述AD采樣器連接在所述積分器與所述控制模塊之間,用于將所述電壓變換率轉換為快速變化的電壓信號。
可選的,還包括: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用于提供直流工作電源。
可選的,還包括:轉換模塊,與所述電源模塊連接,用于將所述直流工作電源轉換為直流工作電源。
可選的,還包括:存儲模塊,所述存儲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用于將所述波形信息進行存儲。
可選的,還包括:時鐘模塊,所述時鐘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用于記錄所述電壓變換率的發生時間。
可選的,還包括:通訊模塊,所述通訊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用于將所述控制模塊與外部設備建立通訊連接。
可選的,所述通訊模塊包括:無線通訊模塊和有線通訊模塊,所述無線通訊模塊用于將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外部設備建立無線連接,所述有線通訊模塊用于將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外部設備建立有線連接。
可選的,所述控制模塊中包括MCU和CPU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可選的,所述傳感器連接在所述待測設備的接地線上。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與待測設備連接,包括:傳感器,用于監測所述待測設備的雷電流的電流變化率;積分器,與所述傳感器連接,用于將所述電流變換率轉換為電壓變換率;控制模塊,與所述積分器連接,用于將所述電壓變換率進行分析并顯示波形信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通過在線監測系統或設備遭受雷電沖擊或電涌沖擊的情況,并將該數據信息進行實時上傳并保存,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監測雷電流的情況時通常為離線狀態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在線實時監測設備雷電流的效果,提升了系統的安全性和用戶的體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雷電流監測裝置的模塊連接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辰竹儀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辰竹儀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14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