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91363.2 | 申請日: | 2020-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8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薛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國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38 | 分類號: | A23L2/38;A23L33/105;A61K36/8994;A61K36/9062;A61P37/04;A61P1/16;A61P1/14;A61P39/06;A61P3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懷柔***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能 植物 保健 飲品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佛手8?10份、余甘子6?8份、白芷6?8份、桑葚6?8份、芡實6?8份、沙棘8?10份、葛根4?6份、甘草3?5份、烏梅6?8份、淡竹葉3?5份、茯苓6?8份、紫蘇6?8份以及薏苡仁6?8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保健飲品采用純天然中藥為原料,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具有高效的活性植物因子,可快速被人體吸收,具有顯著的醒酒提神的功效,同時兼具健脾益腎、護肝養肝、清肝潤肺、排毒祛斑、消滯降脂、清熱解毒、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可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并且功效持久,飲用方便,四季皆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面臨著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越來越多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所謂亞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狀態,它是一種臨界狀態,或“灰色狀態”。它是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理上沒有疾病,但卻有許多不適的癥狀和心理體驗。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疾病。
有調查表明,我國目前約有75%以上的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這部分人群雖然沒有器官、組織功能的病癥和缺陷,但是卻會感覺身體不適,過度疲勞、活力降低、 適應力下降,經常處于焦慮、煩躁、頭昏腦脹、食欲不振狀態。而由于工作生活壓力大、節奏快所造成的長時間飲食不規律,經常出現暴飲暴食的現象,加之不少人喜愛飲酒,往往會造成肝、胃的損傷,還會引起脾胃失衡,以致出現胃痛胃脹、噯氣、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脾胃虛弱的亞健康狀態,這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而長期任其發展又會導致更為嚴重的炎癥疾病。
目前,市場上現有的解酒護肝的產品,其成分或為激素、維生素與氨基酸等,具有緩解頭痛、頭暈和安慰作用;或含利尿劑,具有促排泄作用;或含某些中藥成分,用以促進肝細胞能量代謝、改善肝功能,但最終解酒還要依賴肝臟來完成。而且這些產品本身也要經肝臟轉化代謝,一定程度增加了肝臟負擔,使用不當還會傷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可有效改善人體脾胃功能,補中益氣,護肝養肝,增強免疫力,無添加劑無毒副作用的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所述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佛手8-10份、余甘子6-8份、白芷6-8份、桑葚6-8份、芡實6-8份、沙棘8-10份、葛根4-6份、甘草3-5份、烏梅6-8份、淡竹葉3-5份、茯苓6-8份、紫蘇6-8份以及薏苡仁6-8份。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的原料還包括山楂8-10份、高良姜8-10份以及益智仁4-6份。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的原料還包括杜仲葉5-6份、人參4-5份、石斛3-6份以及蓮子8-10份。
所述人參替換為西洋參或黨參中的一種或兩種,總量仍為4-5份。
所述石斛為鐵皮石斛。
所述蓮子替換為荷葉或蓮藕中的一種或兩種,總量仍為8-10份。
所述保健飲品的制成品為飲料或口服液。
一種功能性植物保健飲品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按重量份進行備料,于40-50℃下集中烘干,后經研磨、收集,制得原料干品;
步驟2):將原料干品與純凈水按質量比為1:8-10的比例,浸泡12-24小時,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煮2-3小時,冷卻至室溫,采用常規技術的過濾和精濾,獲得濾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國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科國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913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橋梁共振測試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空白行區域檢測方法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