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銅、鐵、鋅離子混合溶液檢測的電極組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89938.7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59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玲;吳志剛;王西新;劉東鑫;朱淼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26 | 分類號: | G01N27/26;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趙鳳英 |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紅橋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離子 混合 溶液 檢測 電極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銅、鐵、鋅離子混合溶液檢測的電極組的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電極組由電極A、電極B和電極C三個電極組成,包括如下步驟:
(1)電極A的制備方法:將清洗后的Ti片下端插入混合溶液中,Ti片為陽極,用Pt片作陰極,在溫度為35~45℃、電壓為35~45V的條件下陽極氧化2~4小時,在鈦片表面原位生長氧化鈦納米管陣列薄膜,得到TNTA樣片;反應結束后,經清洗,烘干,在430~480℃煅燒1~3h,得到煅燒后的TNTA樣片;
將煅燒后的TNTA放入聚四氟乙烯內襯的水熱反應釜中,加入活化溶液浸沒TNTA,在145~155℃水熱反應5~7h,冷卻、洗滌,室溫晾干,即得電極A;
其中,混合溶液的組成為氟化銨、蒸餾水與乙二醇,質量配比為:氟化銨:蒸餾水:乙二醇=0.1~0.2:2.5~7.5:42.5~47.5;所述的活化溶液是含有5~10mM硫酸和0.05~0.1M硫酸鈉的水溶液;
(2)電極B的制備方法:先按照步驟(1)的方法制備經過煅燒的TNTA樣片,然后將其浸沒在0.1~0.3M MnSO4溶液中8~12min,經沖洗后放入45~55℃0.1~0.3M KMnO4溶液中浸泡8~12min,再將樣片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漬3~5min;進行上述“MnSO4溶液浸泡-KMnO4溶液中浸泡-去離子水浸泡”過程1~5次,得到MnO2/TNTA樣片;
將MnO2/TNTA樣片用去離子水清洗干凈,放入聚四氟乙烯內襯的水熱反應釜中,加入去離子水將其浸沒,在140~160℃水熱反應15~20h,冷卻、洗滌,室溫晾干,即得電極B;
(3)電極C的制備方法:先按照步驟(1)的方法制備未煅燒TNTA樣片,然后將其放入銀離子溶液中浸泡8~12min,用蒸餾水洗去樣片表面多余的溶液,并放入0.05~0.20M NaOH溶液中浸泡8~12min,最后將樣片放入蒸餾水中浸泡3~5min;進行上述“銀離子溶液浸泡-NaOH溶液中浸泡-蒸餾水中浸泡”過程1~5次;將浸泡處理后的樣片用蒸餾水清洗干凈,烘干,在430~460℃煅燒1~3h,得到銀修飾TNTA樣片;
將銀修飾TNTA樣片放入聚四氟乙烯內襯的水熱反應釜中,加入去離子水浸沒,在140~160℃水熱反應15~20h,冷卻、洗滌,室溫晾干,即得電極C;
其中,所述的銀離子溶液是濃度為0.01~0.05M的硝酸銀溶液,并且含有0.01~0.05M硝酸和0.01~0.05M乙醇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銅、鐵、鋅離子混合溶液檢測的電極組的制備方法,其特征為制備極片A時,所述的活化溶液是含有5~10mM硫酸和0.05~0.1M硫酸鈉的水溶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備的用于銅、鐵、鋅離子混合溶液檢測電極組,其特征為用該電極組可以直接檢測銅、鐵、鋅離子混合溶液中每種金屬離子的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工業大學,未經河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993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