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89739.6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389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旋宇;劉文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10K50/115 | 分類號: | H10K50/115;H10K50/15;H10K85/30;H10K71/00;C08F22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黃志云 |
| 地址: | 516006 廣東省惠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量子 發光二極管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設置的陽極和陰極,設置在所述陽極和所述陰極之間的量子點發光層,設置在所述量子點發光層和所述陽極之間的空穴傳輸層;在所述量子點發光層和所述空穴傳輸層之間設置有界面材料,且所述界面材料含有第一配體,所述界面材料組成設置在所述量子點發光層和所述空穴傳輸層之間的界面層,所述量子點發光層中的量子點表面結合有所述第一配體,且所述第一配體中含有第一活性基團,所述量子點發光層中的量子點表面還結合有第二配體,所述第二配體為MOF單體,且所述MOF單體中至少含有三個與所述量子點結合的第二活性基團,所述第二活性基團與量子點的反應活性大于所述第一活性基團與量子點的反應活性;;
所述第一配體選自下式1、式2、式3中的至少一種,其中,X1、X2、X3各自獨立地選自與所述量子點結合的第一活性基團;l為2-6的正整數;R1選自碳原子數為1-6的烯基或烷基;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體選自三聯苯-4-羧酸,2,4-己二烯酸、2-氨基蒽和9-硝基蒽中的至少一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基團選自羧基、巰基、氨基、羥基、硝基中的一種;和/或
所述第二活性基團選自羥基、羧基、巰基、氨基中的一種。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體和所述第二配體的摩爾比為1:0.95~1.05。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體選自結構如下式4所示的化合物,其中,X4、X5、X6為相同或不同的第二活性基團:
。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體為1,3,5-三(4-羧基苯基)苯。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發光層中的量子點表面還結合有第三配體;所述第三配體為結構通式如式5所示的化合物;其中,X7為與所述量子點結合的第三活性基團;R2為-(CH2)m-,m為正整數,且m的取值范圍為1~10;
。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性基團選自羧基;和/或
所述第三配體選自辛二酸、庚二酸、壬二酸中的至少一種。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體和所述第三配體的摩爾比為1:0.95~1.05。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發光層中的量子點表面還結合有第四配體;其中,所述第四配體為結構通式如式6所示的化合物;其中,所述R3選自碳原子數為1至6、末端含有與所述量子點結合的第四活性基團的取代基;且所述第四配體之間通過雙鍵的聚合反應交聯形成網絡結構;
。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配體選自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羥丁酯中的至少一種。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體和所述第四配體的摩爾比為1: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973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冷卻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中門尼粘度、低飽和度丁基橡膠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