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融合方法、系統及計算機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9432.6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06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吳海超;杜孝平;黎陽;烏尼日其其格;殷艷坤;段華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1S19/47;G01S19/46;G01S19/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瓊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亦莊經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融合 方法 系統 計算機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融合方法、系統及計算機存儲介質。該數據融合方法,利用MCU獲取GNSS數據,基于GNSS數據對MCU內部的RTC和定時器執行時間校準操作,并向目標傳感器發送同步采集信號;利用目標傳感器根據同步采集信號,執行數據同步采集操作,并向MCU和/或目標服務器發送所采集到的目標數據;利用目標服務器對目標數據執行時間對準操作得到感知結果,并向云服務器發送感知結果,以用于云服務器基于多個多源異構感知設備的感知結果執行數據融合操作;其中,目標服務器通過PTP與MCU時間同步。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融合方法、系統及計算機存儲介質,能夠提高數據融合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融合方法、系統及計算機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在智能交通技術領域,多源異構感知設備通常包括路側端感知設備與車載端感知設備,兩者分別在各自的系統時間維度和各自的坐標系中完成道路交通參與者的軌跡信息檢測。
目前主流的車載感知設備和路側感知設備,大都采用基于互聯網的授時機制,存在授時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等問題。同時,大量基于非實時操作系統的服務器(如Linux)在讀取指令時引入的誤差,難以保障高精度的時鐘。而數據融合的前提是同時降低時間偏差、單位時間測量誤差和時鐘偏差等三種時間誤差以獲得更高精度的對準時鐘。
因此,如何提高數據融合的精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融合方法、系統及計算機存儲介質,能夠提高數據融合的精度。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融合方法,應用于數據融合系統,數據融合系統包括云服務器和至少一個多源異構感知設備,每個多源異構感知設備包括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目標傳感器和目標服務器,該方法包括:
利用MCU獲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數據,基于GNSS數據對MCU內部的實時時鐘(Real_Time Clock,RTC)和定時器執行時間校準操作,并向目標傳感器發送同步采集信號;其中,GNSS數據包括協調世界時(CoordinatedUniversal Time,UTC)信號、每秒脈沖數(Pulse Per Second,PPS)信號和多源異構感知設備的位置信息;同步采集信號包括同步觸發信號、同步脈沖信號、UTC信號及PPS信號中的至少一種;
利用目標傳感器根據同步采集信號,執行數據同步采集操作,并向MCU和/或目標服務器發送所采集到的目標數據;
利用目標服務器對目標數據執行時間對準操作得到感知結果,并向云服務器發送感知結果,以用于云服務器基于多個多源異構感知設備的感知結果執行數據融合操作;其中,目標服務器通過精確時間協議(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與MCU時間同步。
可選的,當目標傳感器包括慣性測量單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目標數據包括IMU數據時,則利用目標傳感器根據同步采集信號,執行數據同步采集操作,并向MCU和/或目標服務器發送所采集到的目標數據,包括:
利用IMU根據PPS信號執行數據同步采集操作,并向MCU發送IMU數據。
可選的,在利用目標服務器對目標數據執行時間對準操作得到感知結果,并向云服務器發送感知結果之前,方法還包括:
利用MCU向目標服務器發送IMU數據。
可選的,當目標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目標數據包括激光雷達數據時,則利用目標傳感器根據同步采集信號,執行數據同步采集操作,并向MCU和/或目標服務器發送所采集到的目標數據,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94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