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無水加濕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89403.X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90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萬瑩;李政;劉群華;毛宗久;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21H27/00 | 分類號: | D21H27/00;D21H21/14;B31D3/02;B31F1/20;F24F3/14;F24F6/00;D21H17/55;D21H17/24;D21H17/66;D21H19/14;D21H1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趙曉琳 |
| 地址: | 1000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水 加濕 器件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無水加濕器件,屬于空調加濕器件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提供的無水加濕器件包括有機纖維材質的基紙和負載于所述基紙表面和內部的吸放濕劑;所述基紙的紙張定量為10~200g/m2,強度≥1.5kN/m;所述吸放濕劑為水溶性聚合物和水溶性無機鹽;所述無水加濕器件的形狀為瓦楞狀或蜂窩狀。本發(fā)明使用水溶性聚合物和水溶性無機鹽作為吸放濕劑,利用水溶性無機鹽的吸濕性能,利用水溶性聚合物的傳導濕度的性能,能夠使無水加濕器件具有良好的吸放濕效率和加濕能力,且吸放濕劑負載于基紙表面和內部,不會被風吹散,使用時安全環(huán)保。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空調加濕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無水加濕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已經越來越多的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使用空調時,不管是開制冷還是制熱,都會使室內濕度降低。室內空氣濕度低不僅會使人體水分過度流失導致皮膚干裂,口干舌燥,還會造成灰塵和懸浮顆粒物增多,不利于人體健康。
目前空調加濕的方法包括有水加濕法和無水加濕法。有水加濕法在空調中設置有循環(huán)水箱,導致空調成本較高,且需要用戶連通自來水管路并自行更換水,使用較繁瑣。無水加濕法使用室外空氣中的水分作為加濕水源,通過加濕器件提高房間內的相對濕度。對于無水加濕器件,CN200410025028.7公開了一種使用無機纖維壓制的基材,基材表面生成硅膠,利用硅膠吸附空氣中的水分,通過加熱使硅膠釋放水分。然而,此加濕器件的吸放濕效率低,且無機纖維或硅膠顆粒容易通過熱風吹散在空氣中,對人體造成傷害。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水加濕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fā)明提供的無水加濕器件安全環(huán)保,吸放濕效率和加濕能力均較高。
為了實現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無水加濕器件,包括有機纖維材質的基紙和負載于所述基紙表面和內部的吸放濕劑;
所述基紙的紙張定量為10~200g/m2,強度≥1.5kN/m;
所述吸放濕劑為水溶性聚合物和水溶性無機鹽;
所述無水加濕器件的形狀為瓦楞狀或蜂窩狀。
優(yōu)選的,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為多元羥基聚合物;所述水溶性無機鹽為鋰的水溶性鹽、鈉的水溶性鹽、銨的水溶性鹽、鉀的水溶性鹽、鈣的水溶性鹽、鎂的水溶性鹽、鋅的水溶性鹽、鋁的水溶性鹽、銅的水溶性鹽、鐵的水溶性鹽和銫的水溶性鹽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吸放濕劑中水溶性聚合物的質量百分含量為10~90%,余量為水溶性無機鹽;所述吸放濕劑的質量為基紙質量的5~100%。
優(yōu)選的,所述多元羥基聚合物為聚乙烯醇、殼聚糖、殼聚糖季銨鹽、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yōu)選的,所述基紙由包括有機纖維和增強助劑的原料經抄造得到;所述有機纖維為天然和/或合成有機纖維;所述增強助劑為聚酰胺環(huán)氧氯丙烷、聚丙烯酰胺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增強助劑的質量為絕干纖維質量的0.1~1.0%。
優(yōu)選的,所述原料還包括膠乳,所述膠乳為丙烯酸膠乳、醋酸乙烯酯膠乳、丁苯膠乳、苯丙膠乳和水性聚氨酯膠乳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膠乳的質量為絕干纖維質量的0.5~5%。
優(yōu)選的,所述瓦楞狀或蜂窩狀的層高獨立為1~10mm。
本發(fā)明提供了上述無水加濕器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有機纖維材質的基紙;
(2)將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性無機鹽與水混合,得到吸放濕劑水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940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