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生物酶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9352.0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8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萬松;徐瑞;趙文斌;劉環;路璐;李文婕;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16;C12N9/02;C12N9/08;C02F11/02;C02F101/30;C12R1/38;C12R1/01;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姚東華 |
| 地址: | 1000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河道 清出底泥 消解 生物 酶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生物酶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混合生物酶30~60份、營養鹽81~110份及微生物混合菌劑,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劑使每克所述生物酶制劑中含有不低于35億cfu的微生物菌;其中,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劑包括:光合菌和施氏假單胞菌,所述生物酶包括:木質素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酶制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劑還包括:反硝化菌、酵母菌、硝化菌和乳酸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酶制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合菌、所述反硝化菌、所述酵母菌、所述硝化菌、所述施氏假單胞菌和所述乳酸菌按有效活菌數的比為(10~17):(11~20):(13~17):(15~18):(14~18):(10~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酶制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合菌的有效活菌數為4.75~6.13億cfu/克,所述反硝化菌的有效活菌數為5.24~7.21億cfu/克;所述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數為6.88~8.49億cfu/克,所述硝化菌的有效活菌數為5.92~7.83億cfu/克,所述施氏假單胞菌的有效活菌數為3.99~5.48億cfu/克,所述乳酸菌的有效活菌數為6.24~8.47億cfu/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酶制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所述混合生物酶包括:
α淀粉酶16~19份、βLetamase酶14~16份、脂肪酶21~28份、纖維素酶17~21份、半纖維素酶13~16份、木質素酶15~19份、乳糖酶11~15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酶制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所述營養鹽包括:
墨角藻多糖35~47份、石枝藻屬鈣鹽藻36~43份、硅灰石0.8~1.7份、白云石0.4~0.85份、果寡糖10~15份、瓊脂培養基22~27份、絲光沸石0.45~0.6份。
7.一種生物酶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酶制劑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微生物混合菌劑、混合生物酶和營養鹽;
(2)在微生物混合菌劑中加入混合生物酶,得到微生物混合菌劑和生物酶的混合物;
(3)將微生物菌劑和生物酶的混合物與營養鹽混合,在10~15℃下干燥至含水量為1%~1.5%,即得生物酶制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酶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
(11)光合菌、反硝化菌、酵母菌、硝化菌、施氏假單胞菌、乳酸菌分別在各自的培養基中培養至飽和狀態;
(12)將步驟(11)所得的光合菌、反硝化菌、酵母菌、硝化菌、施氏假單胞菌和乳酸菌按比例進行混合培養,并在混合培養過程中向混合菌群加入果寡糖,混合菌群與果寡糖的質量比為(10~13):1,在29~31℃條件下培養至有效活菌總數至不低于37億cfu/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酶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1)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分別對各菌種進行預培養,并篩選出各菌種的菌株。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酶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1)中,
以各菌種活性最強的菌株為各菌種的母株,分別在各自的培養基中培養至飽和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935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