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8943.6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27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林仕偉;楊海輝;吳旭;王銀銀;劉晶;石峪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標準件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14 | 分類號: | B25B27/14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慶云 |
| 地址: | 550014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收口 螺母 加工 自動 拆卸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包括拆卸主體件(1)、套筒(7),其特征在于:拆卸主體件(1)內部設置有安裝腔A(3),套筒(7)可滑動地安裝于安裝腔A(3)內,套筒(7)的尾部端面與安裝腔A(3)的內壁之間裝有彈簧A(2),拆卸主體件(1)頂部設置有滑槽(4),套筒(7)上連接的銷體(5)置于滑槽(4)內,套筒(7)前部的安裝腔B(8)內裝有彈簧B(6),安裝腔B(8)為均勻設置有卡槽的空腔,安裝腔A(3)為圓柱形空腔。本發明結構簡單、省時省力、操作便捷、優質可靠,適合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的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自動拆卸裝置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螺母是日常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最常見的緊固件之一,其收口過程對保證緊固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收口螺母(參見附圖2)加工后形成車削收口臺11,外側面設置有花齒10,內部設置有內螺紋12,收口螺母9完成收口后內螺紋12與螺紋芯棒的外螺紋配合,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拆卸,存在效率低下、費時費力、拆卸質量不能保證等多方面的問題,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生產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省時省力、操作便捷、優質可靠的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
本發明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包括拆卸主體件、套筒,其中:拆卸主體件內部設置有安裝腔A,套筒可滑動地安裝于安裝腔A內,套筒的尾部端面與安裝腔A的內壁之間裝有彈簧A,拆卸主體件頂部設置有滑槽,套筒上連接的銷體置于滑槽內,套筒前部的安裝腔B內裝有彈簧B。
上述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其中:安裝腔B為均勻設置有卡槽的空腔。
上述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其中:安裝腔A為圓柱形空腔。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中,拆卸主體件頂部設置有滑槽,套筒上連接的銷體置于滑槽內,實現了套筒在拆卸主體內部的滑動;套筒的尾部端面與安裝腔A的內壁之間裝有彈簧A,套筒前部的安裝腔B內裝有彈簧B,便于借助彈簧彈力將旋松的收口螺母推出套筒,方便實用;安裝腔B上均勻設置有卡槽,與收口螺母的花齒進行嚙合后啟動機床反向旋轉使收口螺母與螺紋芯棒旋松,穩定可靠。總之,本發明結構簡單、省時省力、操作便捷、優質可靠,適合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的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收口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標識:
1、拆卸主體件;2、彈簧A;3、安裝腔A;4、滑槽;5、銷體;6、彈簧B;7、套筒;8、安裝腔B;9、收口螺母;10、花齒;11、收口臺;12、內螺紋;13、螺紋芯棒;14、卡盤;15、刀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參見圖1,本發明的收口螺母加工后的自動拆卸裝置,包括拆卸主體件1、套筒7,其中:拆卸主體件1內部設置有安裝腔A3,套筒7可滑動地安裝于安裝腔A3內,套筒7的尾部端面與安裝腔A3的內壁之間裝有彈簧A2,拆卸主體件1頂部設置有滑槽4,套筒7上連接的銷體5置于滑槽4內,套筒7前部的安裝腔B8內裝有彈簧B6。安裝腔B8為均勻設置有卡槽的空腔。安裝腔A3為圓柱形空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標準件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航空工業標準件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89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