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8813.2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1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胡文波;張慧明;張振興;吳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昆山創新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M13/025 | 分類號: | G01M13/025;G01M13/02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馬振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聯 式輪邊 減速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其包括:第一檢測單元以及與第一檢測單元聯用的第二檢測單元,第一檢測單元和第二檢測單元之間通過固定架相連接;固定架包括:第一架體、第二架體以及連接第一、第二架體且限定第一、第二架體之間裝配間距的連接組件,第一檢測單元由第一架體安裝固定,第二檢測單元由第二架體安裝固定,任一檢測單元包括:伺服電機和輪轂。本發明可實現檢測減速機的空載扭矩和額定負載下噪音,通過兩臺輪邊減速機并聯安裝檢測,實現模擬負載測試,同時調整中心距,可空載測試噪音和空載扭矩,解決了減速機生產和測試過程中應用場景困難和復雜的技術瓶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行星減速機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輪邊減速機被廣泛應用,它具有重量輕、驅動扭矩大、控制精度高、結構緊湊、噪音低、效率高等優點。
其中,輪邊減速機的空載扭矩和額定負載下的噪音,是其應用中重要的技術指標,降低空載扭矩和額定負載下的噪音將成為輪邊減速機應用的關鍵因素,而生產輪邊減速機過程中的檢測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針對如何方便地實現輪邊減速機的空載扭矩和額定負載下的噪的檢測,有必要提出進一步地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其包括:第一檢測單元以及與所述第一檢測單元聯用的第二檢測單元,所述第一檢測單元和第二檢測單元之間通過固定架相連接;
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架體、第二架體以及連接所述第一、第二架體且限定所述第一、第二架體之間裝配間距的連接組件,所述第一檢測單元由所述第一架體安裝固定,所述第二檢測單元由第二架體安裝固定,任一檢測單元包括:伺服電機和輪轂,所述伺服電機能夠與被測試的輪邊減速機傳動連接,所述輪轂能夠由被所述伺服電機驅動的輪邊減速機驅動進行樞轉。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所述第一檢測單元和第二檢測單元之間的中心距由所述第一、第二架體之間的裝配間距進行調節。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所述中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輪轂的直徑。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所述第一檢測單元還包括輪轂包膠,所述輪轂包膠包覆于所述第一檢測單元的輪轂的周向面上。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所述第二檢測單元還包括輪轂包膠,所述輪轂包膠包覆于所述第二檢檢測單元的輪轂的周向面上。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所述第一檢測單元和第二檢測單元之間的中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輪轂的直徑與輪轂包膠厚度之和。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所述第一、第二架體上形成有適于伺服電機裝配的第一型槽。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所述第一、第二架體上還形成有適于被測試的輪邊減速機裝配的第二型槽,所述第二型槽與所述第一型槽前后設置,且二者形成一臺階結構。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的上部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塊拆卸式連接,所述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的下部通過所述第二連接塊拆卸式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并聯式輪邊減速機檢測裝置的改進,任一架體上部和下部的側面形成有裝配面,所述裝配面上開設有適于鎖附螺栓的裝配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昆山創新中心,未經浙江大學昆山創新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88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