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載天線和飛行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8623.0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39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若鵬;趙治亞;雷碩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光啟尖端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Q1/28 | 分類號: | H01Q1/28;H01Q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創同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劉靜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載 天線 飛行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載天線和飛行器,該飛行器包括該機載天線,該機載天線包括垂直尾翼、輻射振子和饋電部,該輻射振子和該垂直尾翼均包括凸部和凹部,且相互匹配對應設置。本發明的機載天線利用輻射振子和垂直尾翼的凹凸匹配對應設置,最大化減少了垂直尾翼對輻射振子的遮擋,優化了天線的阻抗匹配,提升了天線的增益,有效提高了機載通信系統的通信距離,防止了通信盲區的產生,提高了飛行器的通信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載天線和飛行器。
背景技術
機載天線是飛行器系統與其他系統進行電磁能量交換的轉換設備,是飛行器感知系統的一部分,是實現飛行器通信的保障。機載天線一般采用平板單極子天線,這類天線可以采用共形的設計做成機翼形狀,幾乎不影響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般天線要求的帶寬達到了10倍頻以上,較寬的帶寬使天線的高低頻天線振子與饋電距離遠,導致阻抗的增加,且受飛行器垂直尾翼的空間位置影響,使天線的增益方向圖畸變,降低了機載通信系統的通信距離,甚至產生通信盲區。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載天線和飛行器,從而提高機載通信系統的通信距離,防止通信盲區的產生。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機載天線,所述機載天線包括:垂直尾翼、輻射振子和饋電部,所述垂直尾翼和所述輻射振子呈共面結構,所述垂直尾翼和所述輻射振子相互靠近且通過所述饋電部進行連接,所述輻射振子和所述垂直尾翼的形狀相互吻合并均包括凸部和凹部,且所述輻射振子的凸部與所述垂直尾翼的凹部相對匹配設置,所述輻射振子的凹部與所述垂直尾翼的凸部相對匹配設置。
可選地,所述饋電部連接所述輻射振子的凹部和所述垂直尾翼的凸部。
可選地,所述輻射振子包括第一輻射振子和第二輻射振子,所述第一輻射振子設置在所述輻射振子的凹部,所述第二輻射振子設置在所述輻射振子的凸部。
可選地,所述輻射振子的第一側面和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側面共面,所述輻射振子的第二側面和所述垂直尾翼的的第二側面共面,所述第一側面為迎風面,所述第二側面為背風面。
可選地,所述輻射振子還包括:
凹槽,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振子和所述第二輻射振子之間,且由所述輻射振子邊緣向內凹。
可選地,所述凹槽與所述饋電部在所述輻射振子上的位置相對,且所述凹槽沿著向所述饋電部的方向進行凹陷。
可選地,所述凹槽呈矩形。
可選地,所述輻射振子呈7字型,且所述輻射振子的凸部的寬度呈漸變方式變化。
可選地,所述垂直尾翼呈L字型,且所述垂直尾翼的凸部的寬度呈漸變方式變化。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飛行器,所述飛行器包括本發明提供的機載天線。
本發明提供的機載天線包括垂直尾翼、輻射振子和饋電部,該輻射振子和該垂直尾翼均包括凸部和凹部,且相互匹配對應設置,該設計最大化減少了垂直尾翼對輻射振子的遮擋,優化了天線的阻抗匹配,提升了天線的增益,有效提高了機載通信系統的通信距離,防止了通信盲區的產生。
本發明提供的飛行器包括本發明提供的機載天線,其機載通信系統的通信距離長,防止了通信盲區的產生,提高了飛行器的通信質量。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機載天線的總體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機載天線的總體結構立體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光啟尖端技術研究院,未經西安光啟尖端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86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