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冷軋不銹鋼帶力學性能的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87790.3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61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康康;程浩川;徐剛強;王莉;吳加韋;胡火明;曹毅;孟凡軍;陸術曉;闞李近;蔣文龍;葉勝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博星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22 | 分類號: | B21B1/22;B29C63/02;C21D1/04;C21D1/26;C21D9/56;C21D11/00;D04H1/4382;D04H1/72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彭啟強 |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冷軋 不銹鋼 力學性能 工藝 | ||
1.一種控制冷軋不銹鋼帶力學性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取經過熱軋的不銹鋼坯料進行初軋,采用冷軋機壓延得到初軋不銹鋼帶;
S2:將初軋不銹鋼帶去除表面油污后烘干,置于退火爐中,在施加第一脈沖電磁場條件下,進行一次退火;
S3:將經過S2步驟處理的初軋不銹鋼帶置于第一精軋機上,由第一精軋輥進行一次精軋軋制;
S4:將經過S3步驟處理的初軋不銹鋼帶置于第二精軋機上,由第二精軋輥進行二次精軋軋制,得到精軋不銹鋼帶;
S5:將精軋不銹鋼帶去除表面油污后烘干,覆上保護膜,在施加第二脈沖電磁場條件下,置于退火爐中,進行二次退火后,利用靜電吸附揭去保護膜,再清洗、切邊、矯平得到不銹鋼帶產品,所述保護膜是以聚乙烯醇、短碳纖維、正硅酸乙酯為原料,經過靜電紡絲成膜后,高溫燒制而成;
所述保護膜的制備方法為:
A1:稱取聚乙烯醇粉末加入去離子水中,靜置充分溶脹,磁力攪拌并升溫至70℃,保溫攪拌12h,配制得到質量分數為5%-7%的聚乙烯醇溶液;
A2:按照10:7:0.6:0.06的質量比分別稱取正硅酸乙酯、乙醇、水和無水乙酸,以800-1000r/min的速度攪拌混合均勻后,于常溫下持續攪拌8-10h,得到正硅酸乙酯溶液;
A3:將聚乙烯醇溶液和正硅酸乙酯按照1:1的質量比混合后,于常溫下持續攪拌5-10h,加入短碳纖維,持續攪拌分散5-8h,得到靜電紡絲溶液;
A4:將靜電紡絲溶液加入靜電紡絲機中,在噴絲速度為1ml/h,接收距離為20cm,紡絲電壓為25kV,紡絲溫度為25℃的條件下進行靜電紡絲得到靜電紡絲膜;
A5:將制備得到的靜電紡絲膜進行真空干燥后,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800℃溫度下煅燒2h,煅燒完成后隨爐取出,得到保護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冷軋不銹鋼帶力學性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電吸附的靜電場為15-25kV,靜電發生器距保護膜的垂直距離為5-8cm。
3.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控制冷軋不銹鋼帶力學性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坯料的厚度為2-2.5mm,所述不銹鋼帶的厚度為0.4-0.6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控制冷軋不銹鋼帶力學性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退火的退火溫度為1050-1100℃,鋼帶速度為12-15m/min,采用空冷,冷卻速度為25-28℃/min,所述二次退火的退火溫度為500-530℃,鋼帶速度為3~18m/min,冷卻風速為600~900r/min,所述一次退火、二次退火的保護氣體均為氫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控制冷軋不銹鋼帶力學性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氣體為氨氣的分解氣體,其中氫氣和氮氣的體積比為3: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控制冷軋不銹鋼帶力學性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脈沖電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0.2-0.23T,脈沖頻率為20Hz,單向脈沖占空比為20%,所述第二脈沖電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0.25-0.28T,脈沖頻率為40Hz,單向脈沖占空比為2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控制冷軋不銹鋼帶力學性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矯平步驟采用拉矯機進行,拉矯速度為40-60m/s,鋼帶的延伸率≤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博星工貿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博星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779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