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白盒交換機光模塊的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86872.6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54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錫鑫;袁福利;周慶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075 | 分類號: | H04B10/075;H04B10/077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孫玉營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交換機 模塊 測試 方法 | ||
1.一種應用于白盒交換機光模塊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盒交換機內設置有若干端口,端口用于插接光模塊;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白盒交換機內所有端口劃分為端口組將端口組串行連接形成環路;
S2.配置白盒交換機對光模塊進行基本功能測試,所述基本功能測試包括光模塊在位識別測試以及鏈路連通測試;
S3.配置白盒交換機依次對每個端口組與相鄰端口組連接的端口進行光模塊兼容性測試;具體步驟如下:
S31.設定端口序列號為p,設定p初始值為2;
S32.定位到端口號為p的端口;
S33.判斷端口p光模塊是否在位;
若否,提示p端口光模塊不在位,進入步驟S37;
若是,進入步驟S34;
S34.判斷端口p鏈路是否連通;
若否,提示鏈路不通,進入步驟S37;
若是,進入步驟S35;
S35.對端口p進行光模塊型號信息檢測;具體步驟如下:
S351.判斷端口p是否讀取到信息;
若否,提示信息讀取錯誤,進入步驟S355;
若是,進入步驟S352;
S352.設置信息讀取閾值;
S353.讀取端口p的光模塊型號及硬件信息,并在標準數據庫中查找對應型號光模塊的硬件信息,判斷該型號光模塊讀取的硬件信息與存儲的硬件信息是否一致;
若否,進入步驟S355;
若是,進入步驟S354;
S354.判斷信息讀取次數是否達到信息讀取閾值;
若是,進入步驟S36;
若否,返回步驟S353;
S355.提示端口p測試未通過;
S36.對端口p進行端口開關測試;具體步驟如下:
S361.設定端口開關次數閾值;
S362.關閉端口p,并等待設定第一時間段;
S363.判斷端口p+1的端口狀態及光功率信息是否有異常;
若是,提示端口關閉異常,進入步驟S367;
S364.開啟端口p,并等待設定第二時間段;
S365.判斷端口p+1的端口狀態及光功率信息是否有異常;
若是,提示端口開啟異常,進入步驟S367;
若否,進入步驟S366;
S366.判斷端口開關次數是否達到端口開關次數閾值;
若是,提示端口p兼容性測試通過,進入步驟S37;
若否,返回步驟S362;
S367.提示端口p兼容性測試未通過,進入步驟S37;
S37.將p的取值增加2,并判斷端口p是否達到最大端口數;
若是,進入步驟S4;
若否,返回步驟S32;
S4.配置白盒交換機對光模塊進行流量測試,在端口組之間建立雙向的流量風暴,檢測各端口是否有傳輸錯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白盒交換機光模塊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具體步驟如下:
S11.將白盒交換機內所有端口設定為一個序列,并將相鄰的兩個端口設置為一個端口組;
S12.用線纜將相鄰端口組連接;
S13.再將最后一個端口組的最后一個端口與首個端口組的第一個端口用線纜連接,形成蛇形環狀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于白盒交換機光模塊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具體步驟如下:
S21.配置白盒交換機判斷是否所有光模塊均在位;
若是,進入步驟S22;
若否,提示光模塊不在位及測試未通過,返回步驟S21;
S22.配置白盒交換機判斷是否所有端口均已連接;
若是,進入步驟S23;
若否,提示有鏈路不通及測試未通過,返回步驟S21;
S23.創建與端口組數目相同數量的vlan,并將每個端口組的端口加入同一個vla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687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溫高鹽液體PH測試裝置
- 下一篇:一種特低滲砂巖油藏剩余油精準動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