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膜和偏振片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6581.7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6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齋藤浩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33/12 | 分類號: | C08L33/12;C08L33/08;C08J5/18;C08F220/14;C08F220/18;C08F212/08;G02B5/30;G02B1/04;G02B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趙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偏振 | ||
本發明的光學膜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和玻璃化轉變溫度為0℃以下的橡膠粒子。(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來自均聚物的光彈性系數為負的單體A的結構單元、來自均聚物的光彈性系數為正且不具有脂環結構的單體B的結構單元以及來自均聚物的光彈性系數為正且具有脂環結構的單體C的結構單元,并且在主鏈不具有環結構。光學膜的光彈性系數為-2.0×10-12~2.0×10-12Pa-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膜和偏振片。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等顯示裝置中使用的偏振片包含起偏器和配置于其兩面的保護膜。近年來,由于智能手機等的室外的使用等而對偏振片、構成其的保護膜要求即使在高溫·高濕的嚴酷的環境下在顯示裝置中也不易產生顯示不均。從這樣的觀點考慮,可使用與以往的纖維素酯膜相比為低吸濕性且尺寸穩定性優異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膜作為保護膜。
在高溫·高濕下,保護膜發生尺寸變化,保護膜顯現起因于應力的相位差,由此,容易產生在高溫高濕下容易產生的顯示裝置顯示不均。為了抑制這樣的顯示不均,研究了使用降低光彈性系數的絕對值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膜。
作為這樣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膜,已知例如有含有具有正的光彈性系數的單體、具有負的光彈性系數的單體與第3單體的三元系共聚物且光彈性系數低的光學膜。具體而言,已知有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甲基丙烯酸芐酯(BzMA)共聚物的光學膜(例如專利文獻1)、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三氟甲酯(3FMA)/甲基丙烯酸芐酯(BzMA)共聚物的光學膜(例如專利文獻2)。
另外,還已知有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與馬來酰亞胺系單體的共聚物的光學膜(例如專利文獻3)。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021872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30868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4-181256號公報
發明內容
這樣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膜多通過熔融流延法(熔化法)而制造,但從可以使用高分子量的樹脂等、對使用的材料的限制少的觀點等考慮,優選通過溶液流延法(澆鑄法)而制造。
在溶液流延法中,經過如下工序而得到(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膜:將使(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溶解或分散于溶劑而成的膠漿流延在支承體上的工序,使溶劑從流延的涂膜揮發除去后,從支承體剝離而得到膜狀物的工序,以及一邊使得到的膜狀物干燥一邊進行拉伸的工序。然而,專利文獻1、2所示這樣的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的膜狀物的溶劑不易揮發除去,干燥性低。這樣的膜狀物含有大量溶劑,因此,具有容易因在高溫下一邊輸送一邊干燥時的輸送張力而伸長,容易產生波板狀的變形這樣的問題。
為了提高干燥性,優選提高干燥溫度,為了提高干燥溫度,認為有效的是提高(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例如,專利文獻3所示這樣的包含具有來自馬來酰亞胺的結構的共聚物的光學膜雖然具有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但如果該結構單元的含量過多,則容易變脆。因此,期望能夠在不使光學膜變脆(即,不損傷韌性)的情況下提高干燥性,抑制波板狀的變形。
另外,從容易進一步抑制高溫·高濕下的顯示不均的觀點考慮,也期望能夠維持光學膜與起偏器的良好的粘接性。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在不損傷韌性的情況下抑制波板狀的變形,即使在高溫·高濕下也能夠維持與起偏器的良好的粘接性,能夠減少顯示裝置中的顯示不均的光學膜和偏振片。
上述課題可通過以下的構成來解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未經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658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