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汽車空調控制器的故障檢測方法和故障檢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5485.0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58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祥東;陶如飛;張東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羅思韋爾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于利曉 |
| 地址: | 22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汽車空調 控制器 故障 檢測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汽車空調控制器的故障檢測方法和故障檢測系統,故障檢測方法包括:設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關的不同的控制信號;采集所述不同控制信號下的電壓數據;分析所述電壓數據,判斷與其電壓數據對應的設備是否存在故障;屏幕顯示與故障設備或者故障點相關的故障信息;聲光警示所述故障信息。本發明在于不顯著增加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條件下,可以方便的汽車自動空調控制器的電氣信號進行自動檢測,檢測過程極短;有效且快速識別電氣故障,給出故障信息,指示故障位置,提示是否可以進行故障修復,并發出聲光報警,不會出現誤判現象,準確率基本達到100%。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空調性能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空調控制器的故障檢測方法和故障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空調是實現對車廂內空氣進行制冷、加熱、換氣和空氣凈化的裝置。能夠為乘車人員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降低駕駛員的疲勞強度,提高行車安全。汽車空調已成為衡量車功能的標志之一。在汽車空調出廠之前,需對其進行全面的性能檢測。目前對汽車空調控制器如鼓風機、壓縮機等一般采用萬用表來檢測其檔位開關的導通關系,或將控制器與其他部件連接進行電器功能檢測,上述檢測方法非常花費時間且操作繁瑣,嚴重影響了汽車空調的生產效率。
現有技術中將插件接入相關信號端子,通過觀察面板上指示燈的亮滅確定控制器檔位開關的導通性,無疑增加了檢測設備的硬件成本。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汽車空調控制器的故障檢測方法,本發明在于不顯著增加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條件下,可以方便的汽車自動空調控制器的電氣信號進行自動檢測,檢測過程極短;有效且快速識別電氣故障,給出故障信息,指示故障位置,提示是否可以進行故障修復,并發出聲光報警,不會出現誤判現象,準確率基本達到100%。
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汽車空調控制器的故障檢測方法,包括:設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關的不同的控制信號;采集所述不同控制信號下的電壓數據;分析所述電壓數據,判斷與其電壓數據對應的設備是否存在故障;屏幕顯示與故障設備或者故障點相關的故障信息;聲光警示所述故障信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與所述控制器相關的不同的控制信號,包括:風量、溫度、空調的內外循環方式、A/C開關信號、后除霜信號、前除霜信號、點火系統開關信號。
所述空調的內外循環方式,包括內循環空調循環方式和外循環空調循環方式;所述不同的A/C開關信號包括關閉A/C開關信號和開啟A/C開關信號;所述不同的后除霜信號包括:關閉后除霜信號和開啟后除霜信號;不同前除霜信號包括:關閉前除霜信號和開啟前除霜信號;不同的點火系統開關信號包括:高電平點火系統開關信號和低電平點火系統開關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設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關的不同的控制信號,包括:設定第一控制信號包括:第一閾值風量、第二閾值溫度、外循環空調循環方式、關閉A/C開關信號、關閉后除霜信號、開啟前除霜信號、高電平點火系統開關信號。
設定第二控制信號包括:第三閾值風量、第四閾值溫度、內循環空調循環方式、開啟A/C開關信號、開啟后除霜信號、關閉前除霜信號。
設定第三控制信號包括:零風量、零溫度,不設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關的不同控制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壓數據包括:鼓風機電壓,溫度風門反饋電壓、模式風門反饋電壓、交流請求信號開關電壓、后除霜電壓、前除霜電壓、點火系統開關信號引腳電壓。
本發明第二方面公開了用于汽車空調控制器的故障檢測系統,所述故障檢測系統包括:自動控制模塊、故障檢測模塊、運算處理模塊、觸摸屏顯示模塊、報警指示模塊。
所述自動控制模塊,用于設置與所述控制器相關的不同的控制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羅思韋爾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羅思韋爾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54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