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無觸覺傳感機械手的床式診療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5437.1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3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笑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點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A61B5/01;A61B5/0205;A61B9/00;A61B5/0402;A61B5/0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觸覺 傳感 機械手 診療 機器人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無觸覺傳感機械手的床式診療機器人,包括有床體,床體的外側鏡像設置有X向導軌及驅動機構,X向導軌及驅動機構通過橫板連接有Z向導軌及驅動機構,Z向導軌及驅動機構上可動連接有Y向導軌及驅動機構,Y向導軌及驅動機構上設置有處理器與顯示屏,Y向導軌及驅動機構上安裝有無觸覺傳感機械手,無觸覺傳感機械手上安裝有望診/問診組件,望診/問診組件,床體的一側設置有組件切換裝置。由此,能夠在顯示器的作用下,通過相應的控制器在處理器的參與下實現本地自動操作,或是異地遠程操控。以此,降低甚至避免醫務人員的職業暴露風險,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將處理器連入云端網絡,可以實現全程自動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診療機器人,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無觸覺傳感機械手的床式診療機器人。
背景技術
醫生護士在對患者的診療過程中通常需要“面對面”進行望、觸、叩、聽等檢查,獲取基本生命信息,但在諸如新型冠狀病毒等疫情形勢下,這種“面對面”的傳統模式面臨交叉感染的風險。
受此影響,各種利用遠程線上模式進行遠程診斷的機器人不斷問世,比如:有視頻和音頻功能的輪式移動機器人,包括不帶觸診功能的機械臂,(1)如美國的RP-VITA(iRobot、inToch Heath)、Vgo、國產的艾菲仕、遠程問診機器人等,具有自主行動功能及機器視覺和基于激光的空間位置信息,可以通過視頻或音頻咨詢交流協助醫務人員實行遠程診斷。
(2)具有觸診功能的機械臂,如澳大利亞的觸感診斷機器人具有柔性機械臂結構,機械臂末端安裝超聲探頭和觸覺傳感器,協助醫生遠程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
又如查房機器人,其可以進行痛覺檢查,MGIUS-R3遠程超聲診斷系統,它具有一個6自由度機械臂,機械臂末端安裝超聲探頭及力傳感器,通過5G通訊網絡傳輸數據,醫生通過遠程控制機械臂為患者進行超聲檢查
還包括智能超聲掃查機器人,在CT掃描機上搭載機械臂,對心肺等掃描區域進行三維重建,實現機器人掃查的全自動化,避免醫務人員到床旁檢查引起交叉感染。
同時,可配合相關的人工智能平臺,如:
(1)日本的Viewsend遠程醫療診斷支援系統,通過遠程網絡技術和醫療透視存片技術,遠程傳輸各種醫療透視照片資料,圖片資料可依據醫患雙方各自要求精準精確移動,輔助醫生遠程診斷。
(2)美國的Enlitic圖像識別系統,利用深度學習的方法對大量醫療圖像數據進行機器學習,自動總結出病癥的“特征”以及“模式”,輔助醫生開展惡性腫瘤診斷。
(3)Kardia Mobile系AI智能APP,輔助識別有未診斷心臟病人的情況,同時對已被診斷的病人進行監護、追蹤和病歷管理。
(4)VIR采用人工智能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與深度學習技術,自動回復臨床醫生的問題,幫助其選擇最佳的療程。
(5)我國的新冠肺炎AI輔診助手,對疑似病例的CT影像進行判讀,輔助醫生快速進行診斷,可以根據患者基本信息、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流行病學史、影像報告等多維信息,進一步輔助醫生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
(6)新冠肺炎智能評價系統,對肺部CT影像的新型冠狀病毒性病灶進行定量分析、療效評價和預測,為臨床醫生提供診斷依據等。
但是,這些實現方法屬于然有其各自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功能較為“單一”,如多數輪式移動機器人僅有視頻、音頻功能,不能進行全面系統的“望聞問切”,難以產生醫生與患者面對面時“身臨其境”的效果。
2、觸覺傳感器和力傳感器并非絕對可靠,具有一定的風險。
3、不能實時動態監測,如多數輪式移動機器人查房為“取點”采樣過程,無法對患者全程監測。
4、體積較大,在病床間移動有時不夠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點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點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54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