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滴撞擊超聲振動壁的破碎霧化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5280.2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19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游青山;寇子明;高貴軍;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5B17/06 | 分類號: | B05B17/06;B05B9/04;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陳炳萍 | 
| 地址: | 40226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撞擊 超聲 振動 破碎 霧化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除塵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液滴撞擊超聲振動壁的破碎霧化方法及應用,液體通過錐形噴嘴噴射到快速振動的固體表面超聲振動塊,在固體表面形成一層波狀液體薄膜;隨著固體振動振幅的增大,液膜表面波的振幅也增大;當液膜表面波的振幅增大到一定值時,波的頂部就會變得不穩定并碎裂,從固體表面噴射出大量細小的霧狀液滴。本發明根據超聲霧化理論,提出液滴撞擊超聲振動壁面的霧化方式,通過控制振動頻率產生不同波長的振動,與撞擊毛細波相疊加促進液滴霧化,以期得到霧滴中心粒徑小于10μm的霧群。本發明采用兩次霧化的方式,第一次霧化是壓力液體經噴嘴射出時的霧化,第二次霧化在于液滴撞擊到超聲振動的壁面而產生的二次霧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除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滴撞擊超聲振動壁的破碎霧化 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綜采綜掘技術的迅猛發展,粉塵引發危害也日趨嚴重。粉塵可 能導致粉塵爆炸事故,引起塵肺病,同時它也會使設備磨損加劇、管路堵塞等 問題,基于此粉塵控制技術的研究迫在眉睫。粉塵爆炸造成的人身傷亡十分嚴 重,據統計2010-2019年粉塵爆炸導致350多人死亡,受傷900余人,如圖1 所示。同時,由粉塵引起的塵肺病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巨大。目前全國塵肺病 涉及數萬個家庭,集中的“塵肺病村”20多個。2012-2016年全國新增職業病、 塵肺病約15萬人和6萬人。塵肺病給國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80億元,間接損失達300億至400億元。因此,粉塵的控制技術的研究迫在眉睫。
液滴撞擊霧化理論中涉及到固、液、氣三種形態,所以在壁面上振蕩的液 滴會受到單一或多因素的共同影響。首先是對液滴撞擊鋪展的研究,劉邱祖等 利用Boltzmann方法研究了液滴撞擊壁面的鋪展行為及影響因素;Cimpeanu對 通過注液針管產生的自由落體水滴與不同角度的固體表面碰撞實驗,結果表明 液滴與固體壁面的接觸角、液滴半徑大小、液滴黏度、沖擊速度等因素對鋪展 過程中液滴的最大鋪展半徑和最大反彈高度有影響;劉紅等發現液滴撞擊薄液 膜的演化行為主要受液滴初始動能、表面張力及液體粘性的影響。壁面的疏水 性對液滴撞擊壁面后的行為影響顯著,清華大學馮西橋團隊證明親水性壁面的 有利于液滴四處飛濺。張帆用無量綱參數K與H*給出了液滴撞擊濕潤表面時發 生飛濺的條件。劉海龍通過納米流體液滴撞擊壁面動力學特性研究表明,親水 性壁面的液滴鋪展因子約為1.3,遠大于疏水性壁面液滴鋪展因子。其次是撞擊 飛濺的研究,宋云超等通過觀察液滴撞擊濕潤壁面研究了液滴以不同速度撞擊 濕潤壁面時,會呈現出黏附鋪展、波動運動、皇冠幾何體運動以及飛濺運動等 幾種不同的運動形態,液滴從皇冠幾何體側壁頂端的飛濺分離滿足毛細波破碎 理論。喬磊用試驗方法觀察到了液滴撞擊壁面飛濺前的振蕩現象,并測出相應 試驗條件下的振蕩周期為1.6ms。Shao通過研究發現,小液滴從射流頂端的分離 主要受毛細波的影響,當射流局部區域毛細波波長大于臨界波長時液滴就會飛離出去。總之,撞擊霧化飛濺研究較少,液滴粒徑大小與毛細波波長、撞擊速 度、入射粒徑、壁面疏水性等因素的關系尚不明確。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影響撞擊霧化的因素有液 滴入設速度、液滴的黏度、固體平板的剛度、表面粗糙度、液固兩相間的相互 浸潤性、表面張力等,這些因素的影響機理仍有待深入研究;現有的撞擊霧化 飛濺研究較少,液滴粒徑大小與毛細波波長、撞擊速度、入射粒徑、壁面疏水 性等因素的關系尚不明確。目前,單液滴碰撞固體壁面的研究較多,但實際上 更普遍的是多液滴碰撞,對此的相關研究較少,機理尚不明確。因此,撞擊霧 化的效率仍有待提高。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難度為:由于影響撞擊霧化的因素較多,需要通過 大量的實驗、仿真分析來得出霧化效率與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且需合理設置 參數,使撞擊霧化效率達到最好。另外,撞擊霧化后的霧滴特性較難得出,多 液滴撞擊研究理論較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52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區塊鏈的學位學歷查詢系統及其方法
- 下一篇:魚類分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