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UV熱轉印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84506.7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19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賴義雪;王俊;張嬌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思特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4C1/17 | 分類號: | B44C1/17;B24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劉艷玲 |
| 地址: | 5610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uv 熱轉印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板材表面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UV熱轉印工藝,該工藝中使用的酸洗設備包括箱體;箱體頂部一側轉鉸接有箱蓋,箱體底部設有固定架,固定架頂部用于安裝需要進行熱酸洗的板材;固定架一側固連有噴管,噴管水平方向靠近板材的一側開設有一組噴孔;噴管通過管道與箱體底部的水泵連通;箱體內的側壁和底部設有加熱單元,加熱單元用于對箱體內的酸液進行加熱;本發明通過水泵配合噴孔增加板材表面的酸液流速,增加板材的熱酸洗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板材表面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UV熱轉印工藝。
背景技術
鋁合金現已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如鋁合金板畫、全鋁家居產品及鋁合金裝飾盒等,為此在鋁合金表面形成色彩鮮明、大氣美觀的圖案越來越受到各研發機構的重視。
熱轉印是一項新興的印刷工藝,由國外傳入不過10多年的時間。該工藝印刷方式分為轉印膜印和轉印加工兩大部分,轉印膜印刷采用網點印刷(分辨率達300dpi),將圖案預先印在薄膜表面,印刷的圖案層次豐富、色彩鮮艷,千變萬化,色差小,再現性好,能達到設計圖案者的要求效果,并且適合大批量生產。
轉印加工通過熱轉印機一次加工(加熱加壓)將轉印膜上精美的圖案轉印在產品表面,成型后油墨層與產品表面溶為一體,逼真漂亮,大大提高產品的檔次。
現有技術中也出現了一些關于熱轉印的技術方案,如申請號為2017111068745的一項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鋁板熱轉印工藝,包括步驟a)鋁板表面前處理、步驟b)鋁板氧化烘干、步驟c)制備轉印紙、步驟d)轉??;還包括步驟e)封孔處理與步驟f)二次酸洗;該工藝完全使用鋁電化學成膜原理,成品無油墨、樹脂等保護層,更能凸顯鋁板的金屬光澤;圖案與基體之間毫無凹凸感,手觸無浮凸感,板面更加平整;采用雙重封孔工藝,可有效避免在封孔過程中使圖案虛花;圖案色彩鮮艷,多種顏色一體成型,絕無重影等現象。整體工藝簡潔,易于控制,可廣泛應用于鋁合金裝飾板中;現有技術中酸洗時將板材直接放入箱體中,使得板材浸沒在箱體內的酸液中之后對酸液進行加熱,進而使得板材完成熱酸洗,但板材浸沒在酸液時,箱體中的酸液由于流動較慢,使得板材附近的酸液與板材反應之后濃度下降,進而降低板材的酸洗效率。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的UV熱轉印工藝,通過通過水泵對酸液進行加壓,進而使得高壓的酸液經管道充入噴管,最后經噴孔噴出,增加板材表面酸液的流速,進而增加酸液與板材的反應效率。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現有技術中酸洗時將板材直接放入箱體中,使得板材浸沒在箱體內的酸液中之后對酸液進行加熱,進而使得板材完成熱酸洗,但板材浸沒在酸液時,箱體中的酸液由于流動較慢,使得板材附近的酸液與板材反應之后濃度下降,進而降低板材的酸洗效率的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UV熱轉印工藝。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UV熱轉印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板材預處理,對板材進行表面除雜并拋光,使得板材表面粗糙度Ra小于12.5;之后通過除塵設備對板材表面進行除塵,保證板材的表面潔凈;
S2、酸洗處理,將S1中拋光除塵之后的板材放入酸洗設備中進行熱酸洗;酸洗溶液為1%濃度的冰醋酸與2%濃度的鹽酸的混合溶液;之后對板材進行2-3次水洗,清除板材表面殘余酸液,清洗完成的板材通過烘干設備進行烘干備用;
S3、噴涂處理,向S2中烘干后的板材上噴涂UV涂料,之后通過紫外光照射使得涂料快速固化,之后再對固化之后的涂料層進行打磨拋光和除塵;
S4、轉印處理,通過膠水將轉印紙粘附在板材表面,之后根據板材的形狀對轉印紙進行裁剪;裁剪完成之后送入熱轉印機中,對熱轉印紙進行加熱并完成轉印,之后撕掉轉印紙,即可完成熱轉印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思特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貴州思特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450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