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84114.0 | 申請日: | 202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31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桂林;范建華;王觀武;王康;胡永揚;趙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72 | 分類號: | G06F21/72;H01L25/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吳茂杰 |
| 地址: | 21000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加密 通訊 移動 通信 終端 架構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加密算法升級方便、保密性好。本發明的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包括應用處理器(1)和基帶處理器(2),還包括安全保密芯片(3),所述安全保密芯片(3)一端與應用處理器(1)相連,另一端與基帶處理器(2)相連。優選地,所述應用處理器(1)與基帶處理器(2)采用系統級封裝技術封裝為一體,分別與置于封裝外的安全保密芯片(3)信號相連。從而保證了基帶處理器數據和應用處理器數據物理分離,為兩款處理器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移動通信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
背景技術
移動通信終端(通信數字處理芯片)通常由應用處理器(AP)、基帶處理器(CP)、硬件加速器、射頻處理芯片、以及其他的外設接口等組成。隨著基帶芯片支持的無線通信模式越來越多,其芯片結構復雜程度增加,與應用數據之間交互數據的速度要求不斷提高,同時通信的安全問題也愈加重要。
其中,應用處理器(AP)芯片主要完成平臺應用軟件的運行、通道控制、人機交互處理、信號的簡單預處理與通信及外設模塊的數據通信等功能;基帶處理器(CP)芯片主要作為協處理器,以軟件無線電的方式實現基帶信號處理、網絡協議、業務控制等功能,提供與射頻處理芯片的控制流和數據接口。射頻處理芯片支持根據各模式信號特點進行靈活配置,主要實現各模式收發信號的調制解調、數模變換等功能。
目前,移動通信終端通常采用分離的應用處理器(AP)和基帶處理器(CP),以SPI、SDIO、UART、I2C或USB等接口形式直連,其結構如圖1所示。
對于特定領域,如軍用軟件無線電平臺,以這樣的結構形式進行通信,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雖然可以采用加密通訊的方式,但是硬件加密算法不可更改替換升級,一旦通信方式被破解,就會造成嚴重安全問題,不能保證可靠的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加密算法升級方便、保密性好。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包括應用處理器1和基帶處理器2,還包括安全保密芯片3,所述安全保密芯片3一端與應用處理器1相連,另一端與基帶處理器2相連。
優選地,所述應用處理器1與基帶處理器2采用系統級封裝技術封裝為一體,分別與置于封裝外的安全保密芯片3信號相連。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為:
1、保密性好:本發明采用AP與CP通信通過保密芯片進行的方式,方便定期修改加密算法,加密算法升級方便,安全等級更高,保密性更好;
2、改新成本低:本發明采用SiP封裝將基帶處理器、應用處理器封裝在一起,保密芯片獨立于整個封裝芯片之外。相較于SoC的封裝方式,SiP實現周期短,花銷小,對工藝的要求低,風險也比較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移動通信終端中分離式應用處理器與基帶處理器直接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中應用處理器與基帶處理器連接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只表示出內部連接關系。
圖3是本發明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中保密芯片用于加注、認證、銷毀加密算法的外部接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安全加密通訊的移動通信終端架構的封裝結構示意圖。
圖中,應用處理器1,基帶處理器2,安全保密芯片3。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41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能耗評估及優化方法
- 下一篇:一種抗氧化仿金屬塑料母料及其制備方法





